[Semiotics] Transmission, Noise, Destination and Feedback


Transmission / 傳遞

因為我們人類不會讀心,所以訊息總是需要透過媒介來傳遞(transmission)。

媒介可以是表象(presentational)存在的,像是透過聲音、顏面表情、眼神、唇語、抖眉、手勢、或是誇張的肢體語言等,只要發送者跟接收者在面對面的時候,能透過人體五官去感知的路徑,這也是身為動物最原始、最傳統、最通用的媒介。

附帶一提,很神奇的是即使在不同文化中,也偶爾會出現相同意思的表象媒介,例如露齒微笑,在各個民族中幾乎都代表友善、歡迎;而攤開雙手舉在胸前則代表十個(畢竟人類有十根手指頭)、或是拒絕之意。

媒介也可以是再現(representaional)性質的,像是透過圖騰、書籍、照片、文章、繪畫、手工品、建物、標誌等,發送者得以創作、送出,即使接收者不在眼前,也可以再收到後直接了解的。有部分的動物也會透過記號來標示哪裡是危險的、哪裡是安全過的、哪裡又有食物。

最後,媒介也可以是機械(mechanical,這裡是指廣義上的一切機械)的,像是透過電話、網路、電視、廣播、電影、唱片等,接收者若要解讀訊息,必須要透過某種機械轉換訊號、再解碼,才能夠知悉發送者想說什麼。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在創造〈蒙娜麗莎(Mona Lisa)〉時,用上了前兩種媒介,包含透過畫紙上的表象媒介(她的眼神、微妙的笑容、吉良吉影愛的那雙手手等),以及「原畫」本身的再現媒介。而在邁入數位時代後,則又增加了透過網路和電視等機械媒介來傳遞訊息 —— 縱使我們還是猜不透蒙娜麗莎到底在微笑什麼。

Noise / 雜訊

我們都知道未妥善處理的核廢料具有強烈的放射性,若過度暴露可能會有致癌、突變、甚至會有致死等風險,於是我們會把這些核廢料(像是燃料棒)封存在一桶一桶的鐵桶裡,然後埋藏到地底深處、或是蓋一個水泥棺把它們包起來。

但我們要怎麼讓三千年後的人們知道「這些東西很危險」呢?直接寫「致命!勿觸!DANGER ZONE!WARNING!」嗎?那如果過了三千年後,我們的後世已經看不懂我們現在用的任何一種語言呢?或是古籍全部散逸,未來的人甚至覺得我們寫的那些標語只是圖騰而已呢?

那如果畫一個代表「輻射」的圖案呢?假設突然發生文化衰退(像是發生一場世界大戰),使得關於核能、原子、輻射的知識全部都失傳了,未來的人要怎麼理解呢?或是輻射這個符號在那個年代好巧不巧是安全、好吃的意思呢?三千年後的人看到一桶一桶的鐵桶和巨大的水泥棺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他們會不會以為自己挖到寶,於是急著把鐵桶撬開看看裡面有什麼?會不會以為水泥房這是上古社會(以他們的觀點來說,或許就是現在)的祭壇,所以三不五時就往那邊跑?

語言和文字是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的,多數我們以為很普遍的訊息或標示,其實不過是幾百年內才被創造出來的。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樣,即使只是要簡單的提醒未來的人「這很危險」的訊息,都是一件困難的事。

我們不知道在某個未來裡,我們現在想要傳達的意圖會不會發生變化,而產生了別的詮釋方式,這種訊息的意義或是傳遞的方式因扭曲而改變、失傳、變異的現象,就稱為產生「雜訊」(noise)。

Destination / 目的

訊息在傳遞的過程中,可能因為本身品質不佳(像是有些人,連話都不好好說)、蘊含的意圖過於模糊隱晦(使訊息在中途就變質了)、迷失在媒介的傳遞過程中(像是在編碼跟解碼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或是媒介本身消散(如文字與語言的失傳)、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產生誤會而產生雜訊 —— 無論這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使得抵達目的(destination)對象的訊息,不一定和當初發出的訊息一樣。

舉例來說,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留下來的劇本,包含喜劇、悲劇、歷史劇在內,或多或少都因那個年代的抄寫員與印刷排字員的操作,而在「再現媒介(書)」的傳遞中產生「雜訊」,沒有完整妥善地紀錄莎士比亞的原稿。

像是原本的台詞被修改(在莎士比亞的年代裡,英文還沒有正寫法,加上他又很喜歡發明新字,所以有些「字」的拼寫會被抄寫員和印刷師誤以為是錯字,在謄寫和印刷時被修正)、或是舞台指導的部分被省略掉等等。

這也是為何《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 First Folio,1623 年初版印刷)的存在是如此的珍貴,因為這是目前公認最接近莎士比亞原作的印刷品。後世許多再版的修正與考察都是基於《第一對開本》的文本,而對於研究莎士比亞、或是喜歡莎士比亞的人(目的對象)來說,《第一對開本》的存在,能讓他們更接近莎翁原始的訊息,也就是劇本內容和相關指導。

Feedback / 回饋

從前幾篇的雜訊到目的,我們知道最後送達的訊息,不一定都能和最初的意圖相同。但如果我們引進一個適當的回饋(feedback)機制,即使傳輸過程發生問題,也能將訊息導往正確的方向。

舉例來說,當你在異國面向一扇陌生的門,門上只有你看不懂的文字標示和一個圓形的喇叭鎖,你是該用「推(push)」的打開這扇門,還是用「拉(pull)」的打開這扇門呢?

我們確實可以嘗試先推推看,如果推不動就再拉拉看,就跟我們插隨身碟一樣,插不進去就反過來再試一次(雖然通常會發現第一次的方向才是對的)。但這一來一往的修正,都代表門上的文字沒有正確地將訊息傳達給眼前的人,而這其實是可以透過回饋機制來規避的。

舉例來說,如果門上不是喇叭鎖,而是一個看起來可以拉的把手,那即使我們看不懂上面寫什麼,也可以猜測「這個門看起來是要給人家拉開的」;或是再門的邊邊附上一塊給金屬板,因為沒有東西可以拉,我們可以猜測「這扇門應該要從這裡推開」。

回饋的機制雖然只是小細節,但卻能讓設計顯得更加貼心。它可以透過聽覺,例如車子上鎖後會發出啾啾的聲音提醒駕駛、熱水壺煮沸後會發出刺耳的聲音提醒人要關火;回饋也可以透過觸覺,例如信用卡上晶片的方向用來暗示插入方向、旋鈕轉到底的反彈感;透過嗅覺的回饋則如漂白水的刺鼻味提醒人們這有毒、瓦斯的味道是人工添加的,用來提醒人們外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