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face] Garamond

第一個脫離既有手寫體框架的設計字體


從 Bembo 開始說起

十五世紀初是個印刷術才剛被發明的時代,當時印刷品的內文大多和手抄本(manuscript)一樣,使用哥德體或是手寫體印製。不過在義大利半島北部,文藝復興的風潮正緩緩蔓延開來,有一群人文主義學家(humanist)認為哥德體實在太過繁複花俏,若要讓知識能夠廣為流通,應該要用另一種便於書寫、靈活、好讀的字體才對。

到了十五世紀末期,這股文藝復興的風潮從義大利北部傳到法蘭西王國,高盧地區也吹起了一股追求科學的浪潮,知識分子對學術的渴望使得書本的重要性水漲船高,印刷廠也相繼開張。本文的主角,法國印刷師暨字體設計師 Claude Garamond(c. 1480–1561,因為稱姓會和字體撞名,在本文遂稱名)將在這股風氣下,寫下字體史中新的一頁。

不過在談他之前,得先來談談另外幾個人。不久之前,威尼斯 Aldine Press 印刷廠的老闆、同時也是人文主義學者 Aldus Manutius (1449–1515),委託同鄉的刻字師 Francesco Griffo (1450–1518) 設計一種新的襯線正寫羅馬體給自己的印刷廠使用。畢竟在這之前,他已經看過太多哥德體了。

1495 年,刻苦耐勞的 Griffo 設計出了一種古典(old-style)風格的字體,並被 Manutius 用來印同鄉作家 Pietro Bembo (1470–1547) 的《De Aetna ad Angelum Chabrielem liber》(該書被後世略稱為《De Aetna》),這是一本關於西西里島埃特納(Etna)火山之旅的小冊子。

初版的 De Aetna ad Angelum Chabrielem liber,字體由 Francesco Griffo 設計。

因為該字體由 Aldine Press 印刷廠所使用,所以被稱作「Aldine roman(Aldine 廠的/羅馬體)」,有時也因《De Aetna》的作者,而被稱作 Bembo。在那個印刷品還大量使用哥德體與手寫體的年代,身為羅馬體先驅的 Bembo 在外表與功能之間取得了一個理想的平衡,也影響了後來以此為參考對象的 Garamond

Garamond

回到主角 Claude 身上,據信從 1510 年開始,Claude 便向巴黎的印刷師 Simon de Colines (c. 1480?–1546) 學習雕字技法;到了 1520 年,則向另一位法國印刷師暨人文主義學者 Geoffroy Tory (1480–1533) 學習印刷。在兩位前輩的指導中,Claude 沉浸在濃濃人文主義的薰陶下,養成了日後對字體設計及印刷的獨特眼光。

某天,閒閒沒事做的 Claude 看到了 Bembo,深受人文主義影響的他,目光全都被 Bembo 所吸引,Claude 心中浮起了一個想法 —— 嗯… 要不我也來設計一款羅馬體吧?

1530 年,出師的 Claude 以 Griffo 設計的 Bembo 與威尼斯書法家 Ludovico Degli Arrighi (1475–1527) 的字樣為基礎,設計了一種新的字體,用來印刷人文主義學者 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 (1466–1536) 的著作《Paraphrasis… in Elegantiarum Libros Laurentii Vallae》。

上面是 Bembo,下面是 Garamond。/圖片來源:meaningfultype

該字體因設計者本人而被後世取名為「Garamond」。它的中軸越來越接近垂直(可以從 o 看出來)、e 的中心線(crossbar)變成水平、數字會延伸到下降部(descender)、大寫 W 的中間有交叉(W 這個拉丁字母遲至七世紀才被發明,最早真的用來代表 VV,所以將兩個 V 疊在一起可說是非常有道理),這些特色都讓 Garamond 在分類上亦被歸納到古典(old-style)羅馬體。

Garamond 初版。/圖片來源:Luc Devroye

看似高貴、典雅、正式、又具有些許墨暈風格的 Garamond 很快在法國國內流行起來,沒多久更傳到西歐的其他國家並取代了哥德體。整個歐洲的印刷設計業形成東西兩大派別,分別是使用羅馬體的西歐諸國、以及繼續使用哥德體的日耳曼地區。時間快轉到 1550 年代,Garamond 這個後起之輩取代了過去 Griffo 設計的 Benbo,成為 Aldine Press 印刷廠的預設字體。

然而,雖然 Claude 在字體設計的領域上出類拔萃,卻因巴黎地區的盜版盛行而從未致富。在他死後,初版 Garamond 的字模(matrix)和相關設備被妻子出售給 Guillaume Le Bé、Christophe Plantin、和 André Wechel 等公司繼承。

不過故事到這裡還沒結束,在 Claude 去世後的 60 多年,有另一位法國鑄字師出現了,並影響了 Garamond 的命運。

誤會與正名

1621 年,法國鑄字師 Jean Jannon (1580–1658) 在某種程度上「致敬」了初版 Garamond,並在加入了自己的風格後製作了另一套新的字體。他雖然將這套新字體的字模賣給(一說是被沒收)法國皇家印刷院(Imprimerie nationale),但身為新教徒的他卻在信奉舊教的法國過的不太好,其名字也漸漸被後世遺忘。

上面是 **Garamond**,下面是 **Jannon**。兩者或多或少都基於初版做出小修改。/圖片來源:creativepro

1825 年,人們重新在法國皇家印刷院的資料庫中找到 Jannon 設計的那套字體,卻不小心把它誤認成是由 Claude 所設計的 Garamond。因此後來,許多以 Jannon 所復刻的近代字體都被誤稱作「Garamond」── 直到 1927 年才因法國歷史學家 Beatrice Warde (1900–1969) 的研究,讓世人重新認識到 Jean Jannon。

進入數位時代後,許多字體公司都相繼復刻 Garamond / Jannon 「風味」的字體,例如基於 Jannon(卻因被誤認而被掛上 Garamond 名字)的 Monotype GaramondSimoncini GaramondLinotype Garamond;基於初版 GaramondAdobe Garamond ProGaramond PremierStempel GaramondBerthold Garamond;還有看起來有點糟的 ITC Garamond

其中的 Monotype、Simoncini、Linotype 版本是基於 Jannon,而 Adobe 和 Stempel 版本則基於真.Garamond。/圖片來源:creativepro

雖然它們都相當程度繼承了初版 Garamond 的風格,但在設計時卻或多或少加了各自的巧思進去,如 ITC 的「H」就比 Berthold 的「H」矮了將近 17%。也因此,在這裡我會稱它們為「風味」字體 —— 因為就如同泡麵的「海鮮風味」一樣,雖然我們都大概能想像那個味道,但不同品牌之間還是會有些許差異。

疊圖後可以觀察到,每個 Garamond 的字母(這裡已 G 為例)都長得不一樣。/圖片來源:Peter Gabor

疊圖後可以觀察到,ITC(深紅)的 H 比 Berthold(淡藍)的 H 矮了將近 17%。/圖片來源:Peter Gabor

由 Claude Garamond 所設計的 Garamond 除了外表令人印象深刻之外,其在字體史與印刷史中的地位更是不容小覷。在 Garamond 問世前,過往的字體設計師工作是盡可能的模仿手抄員,也就是將字體設計得接近手抄本中的書寫體。

但 Claude 是第一個將字體設計的範疇抽離手寫體框架的人,他從「印刷品」的角度重新思考「印刷字體應該長什麼樣子」,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款基於印刷設計的字體。

Garamond 經典而不落俗氣,優雅而不過於華麗,在這個打字興盛的時代中保留了一點手寫的墨韻,讓它成為許多歐文小說或童書排版的首選。包括美國兒童文學巨擘蘇斯博士(Dr. Seuss)的各式著作,以及風靡世界的《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系列叢書皆然。

使用 Garamond 的《Harry Potter》。/圖片來源:booksinteralia

Reference

  1. Yeseul Son (2018). Evolution of Gar olution of Garamond: An Inter amond: An Interactive Timeline Demonstr e Timeline Demonstrating the Evolution of Garamond. RIT Scholar Works 10–2018.
  2. Peter Gabor (2006). Garamond v Garamond Physiology of a typeface. Retrieved from flyachtsigns, Web site: https://flyachtsigns.com/
  3. Di James Clough(2016). Chi era Francesco Griffo? Retrieved from Griffo Da Bologna, Web site: http://www.griffoggl.com/
  4. Jonathan Cunningham (?). Garamond. Retrieved from Meaningful Type, Web site: http://www.meaningfulty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