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天氣之子》

於是,當終末到臨之時


話說在前,我一直覺得許多作品在關於「迎接終末」的那段時間裡,總是描寫的不夠多。

這些有關終末的作品,大多都是屬於末日後重開機求生的劇情,對於過去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大多只是草草的寫下「於是,世界迎來了終結。」然後就直接跳到好幾百年後的日子,有可能是為了埋梗、也或是因為無關劇情的推動所以也沒有多加著墨。

總而言之,它們很少去認真描寫「那些準備迎接終結的人們在想些什麼」。

也就是如果人們已經知道「自己即將要沒有明天了」,人們會怎麼想?應該要怎麼想?會掙扎嗎?還是會坦然接受?也因此,其實在《天氣之子》裡面,我最有感觸的是警察上門後,帆高帶著陽菜和凪一起在東京街頭逃亡的那一段。

當然了,這裡所說的「終末」,並不一定是限於東京被淹了、地球要毀滅了、人類要滅亡了這種憂國憂民的大事。如果聚焦在個人層次的話,對當時才十餘歲的帆高、陽菜以及凪來說,屬於他們的「終末」已經近了,即使帆高說出了「一起逃吧」,在彼此的眼裡,大家也心知肚明不過就只是苟延殘喘的拖延而已。

那是只屬於當時他們的「終末」,不管是帆高被警察帶走、姐弟被拆散到不同的社福機構、甚至是陽菜的消失,這些命運看似都難以逃離。畢竟單靠三位少男少女,要怎麼跟龐大的國家機器抗爭呢?要如何跟龍神的命運對抗呢?

逃,能逃多久?逃去哪?逃到什麼時候?如果要逃到天涯海角的話,天涯海角又在哪裡?如果逃到那裡之後,就能像童話故事一樣幸福的過日子,萬事無恙了嗎?

「說什麼放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直到最後一刻,我都相信世界是屬於我們的,我們的雙手一定能夠緊抓住那重要的東西的。

是的,我就是要這樣地去相信。」

既然是逃不掉的,那麼在最後的最後能做些什麼呢?拿著須賀那邊給的五萬日圓遣散費,他們入住了偌大的豪華套房、泡著好久不見的熱水澡、吃著最後的晚餐,享受著以前不敢支出的卡拉 OK,以及對彼此訴說心中的那份感情。

這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夜晚,雖然也只能這樣,不過這樣就夠了。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在被通緝追殺時的歡樂氣氛十分違和,但我反而覺得對一群已經自認沒有「未來」可言的少年少女們來說,這樣的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生活才是最真摯、最毫無保留的。畢竟,他們的世界就要分崩離析了呀。

錢?不重要了,花掉吧。法律責任?不重要了,逃吧。

這段大概是電影裡少數愉快的情節,但我卻鼻頭酸酸的。我想人們都曾經擁有過那個「什麼都很簡單」的年紀,那時的我們感性重於理性,總是都覺得自己不可一世,身旁的他或她就是自己的全世界,只要有幻想的未來就可以不顧一切的勇往直前,對抗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

你說這是中二病嗎?還是只是單純的喜歡?在那個還不會徹底放棄許多事情的年紀裡,這種感情才是最真誠的。想要守護她、永遠陪伴在她的身邊,在已經沒有明天的今天,帆高只想要好好的守護陽菜,有什麼事情比這個還更重要嗎?

「只要將那獨一無二的女孩,何自己的夢想放上天秤一秤,就會喀噹一聲往女孩那邊傾斜,而且是乾乾脆脆地直接往那邊傾斜。

不只是自己的夢想,不論天秤另一端放的是全世界亦或是全宇宙,不論是任何事物,天秤都會同樣往女孩那邊傾斜吧。

那正是我所選擇的東西。」

我想另外再提兩部我非常喜歡的作品,分別是《仰望半月的夜空》以及《少女終末旅行》。前者希望能在自己所剩不多的時間裡、在自身生命即將迎來「終末」的日子裡,能拼上自己的性命,成為對方想要的人。而後者,則在世界崩潰後的旅行中探討生命的意義,在拆掉陪著自己旅行良久的半履帶車、泡最後的澡、焚燒曾經寫過的日記來取暖後,爬上樓梯後卻只迎來一無所有,最後坦然地接受「終末」的到臨。

三部作品,三種對主角們而言不同的「終末」,三段迎接「終末」之前的小故事,都值得讓人省思和回味。

和活著當下一分一秒的真實、以及身旁的小小幸福相比,不管是這個世界、命運、還是 GE 或 BE ,其實都不再是這麼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