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野宇宙四部曲


暨《新.哥吉拉》、《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和《新.超人力霸王》之後,身為庵野宇宙四部曲中的最後一部電影,《新.假面騎士》中的鏡頭語言與表演藝術,依舊充斥著濃烈的庵野風格。

無論是大量的電線桿、電線桿、電線桿,一望無際的海景、白雲渺渺的空景、來回穿插的鐵軌象徵、第一人稱視角的魚眼鏡頭、手持感的搖晃鏡頭、意味不明的古典樂插入、對文字與圖標的獨有意象,還是他那意識流的敘事方式與蒙太奇的碎片剪輯,都顯得再熟悉不過。

不過,比起《新.哥吉拉》跟《新.超人力霸王》那種「庵野秀明『風格的』作品」,《新.假面騎士》更像是和《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一樣,是屬於「庵野秀明的作品」,充滿了庵野對「個體存在」與「集體幸福」間的拉扯與詮釋。

一方面,庵野的作品裡沒有絕對的是與非、正義與邪惡、黑暗與光明,也沒有某些設定中無來由的信心與樂觀,或是「組織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的使命感。彷彿是為了打破大眾視角的束縛般,每個角色都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真嗣不把駕駛 EVA 當成是死海古書的命中安排,本鄉也不把對抗修卡當成自己在叛逃組織之後的唯一使命 —— 驅動他們的都是更加日常、瑣碎、自私的衝動。

在庵野的作品裡,你可以看到角色在創傷後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完悲傷的五個階段,到最後確切的體悟到「只有我才能做到我認為對的事」。

但在另一方面,庵野的作品裡卻也處處可見希望將整體人類融為一體的「理想」,無論是 LCL 之海還是棲息之地,都是失去物理屏障後的人類歸宿。在這裡沒有猜忌,也沒有謊言,人心與人心之間再無阻礙,那是一個人人皆可互相理解的世界。

既然紛爭的成因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無法理解,那所有人類合而為一之後的世界自然而然就再也沒有紛爭。集體意識就是個人意識,個人意識也是集體意識,是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在過去的數部作品裡,不難發現庵野對日本社會中獨有的集體主義是極為矛盾的。在麻木的從眾效應下,「只要跟大家一樣就是對的」、「特立獨行的人都是錯的」等想法成為了人類的最高準則,這雖然犧牲了個體的創造能力與表達空間,但井然有序的社會結構,卻也為日本帶來了某種程度上的安定與幸福感。

這樣的幸福是烏托邦式的假象與錯覺?還是人類社會的最終理想形式呢?

希望在 EVA 這個大坑填完、使徒都來了不知道幾年的現在與未來,庵野還能繼續帶來更多有趣的影視作品。在往更深層地探討幸福定義的同時,也能繼續滿足我們這些老庵寶的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