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otics] Truth and Falsity,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Wholes and Parts


Truth and Falsity / 真實與假象

在心理學與認知科學領域裡,有一個很有名的「鏡子測試(Mirror test)」。藉由將一面鏡子放在實驗對象面前觀察其反應,以用來判斷該實驗動物(包括人類在內),能否分辨出鏡子裡的「東西」,其實是假的鏡像,而非另外一個真實存在的同類。

扣除幼體在內,包含成年的人類、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等動物,皆能在未經後天訓練的情況下,認知到鏡子裡的成像是「假」的,並非現實的一部份。至於像是狗狗或是貓貓,則無法通過這個測試 —— 所以家裡的貓貓才會常常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豎起寒毛,以為是哪來的小壞蛋想入侵牠的地盤。

我們對真實(Truth)與假象(Falsity)的定義常常出自於經驗或體驗。以看到鏡子的反應為例,對於人類幼兒以及後天恢復視力的先天盲人來說,因為他們欠缺「看到鏡子」的經驗,在第一次面對假的鏡中成像時,常常會不自覺的做出類似面對真人的反應,例如貼到鏡子前伸手觸摸等。

然而,鏡外的世界難道就真的是「真實」嗎?在許多科幻作品中,常常會出現「我們的現實生活,其實只不過是鏡像的投影」的設定,例如在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中的「現實」,不過就是個被母體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罷了。對於那些不曾懷疑、亦不曾察覺的人們來說,他們現實生活就是真實;但對於基哥一行人來說,那不過就是假象罷了。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 相同與差異

試想,在你的眼前有兩個東西,要辨識出他們是相同(Sameness)的東西比較簡單、還是指出他們在哪裡不同(Difference)比較簡單?通常來說,我們會直覺性的以為前者比較困難,而後者比較簡單 —— 畢竟我們已經習慣於「比較」。

然而,要分出差異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今天告訴你,其中一個可能是贗品、高仿品、復刻品、複製品、影本、誘餌、雙胞胎、仿生人、複製羊、易容術、又或是偽鈔喔,我們就會開始質疑兩者之間的相同性與差異性。

依照事物的內在性質與外在特徵,我們可以將「差異」分成兩種:一種是源自其所屬的本質,屬於類別(kind)上的差異。舉例來說,柴犬和秋田犬因為長得很像,很多人會誤將秋田犬認為是比較大隻的柴犬,但實質上卻截然不同。

而另外一種則是本質接近、惟程度(degree)上不同的差異。像是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和可以用樓梯輕鬆登頂的象山,兩者在本質上都是一座山,只是在高矮程度的差別而已。

那麼,咖啡在某種程度上是否可以被視為一種茶呢?若以類別做為出發點來看,咖啡豆和茶葉本來就不同了,兩者泡出來的東西當然不同;但若從工法的程度來看,兩者都是將主材料丟到水中煮沸、藉此萃取出成分,所以兩者本質上都是同樣的東西 —— 只是差在對成分要求的程度不同而已。

同樣的概念,其實我們也可以問「咖啡是一種豆漿嗎」?大家又覺得如何呢?

Wholes and Parts / 整體與部分

「漢字序順並不定一影閱響讀。」

和拼音文字相比,人們在生活中閱讀方塊字(漢字)的時候,更傾向於以一個詞為單位,從其外觀與形狀來判讀文意,而非針對逐字進行分析。也因此,我們的大腦常常會自動校正每個字的排列組合,將原先錯置的字替換為正確的順序,「比如當你完看上面那句話後,才發那現裡的字全是都亂的」。

每個東西的存在既能被視為整體(Wholes),也能被視為部分(Parts)。舉例來說,一筆一畫(stroke)是一個字(letter)的部分,一個字是一個詞(word)的部分,一個詞是一個句子(sentence)部分,一個句子是一個段落(paragraph)的部分,而一個段落又是一個文章(article)的部分。

而要將該物視為整體、或是將其視為部分,取決於我們想要用它來解釋什麼。例如在日常中,我們常將詞視為閱讀理解與分析時的最小單位,但若要教導小學生如何學習寫出美麗的字,勢必要以筆畫為單位進行說明,此時以字、或以詞為單位的解釋是沒意義的。

希臘哲學問題裡的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便是在討論整體與部分的同一性(identity)悖論。如果我們將各個零件視為整體,那麼逐步替換木頭的這艘船,確實就和原本的那艘船不一樣了;但若我們將木頭視為船的部分,那麼對於整體 —— 也就是這一艘船而言,其實什麼也沒改變,畢竟船終究還是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