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otics] Sender, Receiver and Intention


Sender / 發送者

語言與文字,是人類組織社會與維持聯繫的重大關鍵,也是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無論是透過聲音還是紙本,我們總能夠透過對話(dialog)介紹自己是誰、互相交換情報,或和對方解釋自己的想法。

但若我們不是實際參與對話的當事人,而是一位什麼都不知道的第三者,在看到一段對話的時候,我們必須好好想想,這段句子背後有沒有藏著言外之意?

如果我們聽到有人說「我父親是客家人,我母親是日本人,而我是原住民」,那,這個人是單純想開個玩笑?還是因為有某些特殊理由而不得不這麼說?如果是後者,那他為什麼不說我是美國人、我是外星人,而是「我是原住民」?他又是為了什麼隱藏自己的身分?

講出這句話的本人在符號學上稱為「發送者(sneder)」,而因這句話而建構出來的人格,在符號學上稱為「說話者(addresser)」。因為說話者是因對話的存在,而「被建構」出的人格。如果發送者很誠實,那麼說話者可以和本人共享同一個人格;當然,因為對話也可以是虛構的,那麼兩者之間就能有不同的人格。

真正說出訊息的人,和這個人在訊息對話中所扮演的人格常常是不同的,尤其在網路世界更是如此,就像很多人都會在 MMORPG 中扮演與現實中相反性別的角色 —— 也因此突然收到「網婆」說下週要去當兵的例子比比皆是。

Receiver / 接收者

想像你今天在看小說,書裡的妹妹跟媽媽說:「我今天沒騎車去學校上課」,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什麼呢?

是「『我』今天沒騎車去學校上課」,但我室友今天有?是「我『今天』沒騎車去學校上課」,但我昨天有?是「我今天沒『騎車』去學校上課」,因為我今天是走路去學校上課?是「我今天沒騎車去『學校』上課」,因為我今天其實是去補習班上課?又或是「我今天沒騎車去學校『上課』」,因為今天其實是假日,我單純只是想去學校散步?

如何理解這條訊息的意義,端看於我們怎麼詮釋,以及接受這條訊息的人是誰。表面上,媽媽從妹妹那邊收到這句話,不過事實上這裡的「妹妹」和「媽媽」都是虛構的,真正「收到」訊息的是正在看這這篇文章的你。

和前一篇提到的發送者(sender)與說話者(addresser)相同,在符號學裡,我們也把實際收到訊息的人、和表面上收到訊息的人各自定義成「接收者(receiver)」和「聽者(addressee)」。

如同說話者這個身分可能真的存在,也可能是發送者假定出來的人格一般,「聽者」在表面上從發送者那邊接收到了訊息,他有可能真有其人,也有可能是單純虛構的。

在上面的故事中,正在閱讀的「你」是接收者(實際收到訊息的人),而故事裡聽妹妹說話的「媽媽」則是聽者(表面上收到訊息的人)。

Intention / 意圖

我們對於一篇文章、一幅畫作、一部電影、一本小說、甚至是一小段句子的詮釋(interpretation)往往基於手邊有限的資訊,然後透過這些詮釋去猜測作者藏在作品背後的意圖(intention)是什麼。

舉例來說,對於同樣的一幅畫,如果它是掛在社區運動中心的牆上,我們可能就只會覺得這是學生作品,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如果它陳列在國家博物館裡,我們可能會閃過「國家博物館 = 高級的場所 = 知名畫家的畫」的念頭,因而認為這幅畫可能極具藝術價值,認為一定是有代表性或特殊性才會被選入,甚至看著看著就突然覺得「這就是藝術啊」。

學生時代裡,我們常常會用「藍色窗簾」來說明這個現象,我不知道古人是否真的如此有想法,同學也不知道古人是否真的如此有想法,但因為老師和課本說古人就是有如此的意圖(古人表示問號),我們只好順其解釋,即使我們真的不知道登高望遠到底能不能領悟出什麼。

有人說作者是作品的主人,作者想表達什麼作者自己最清楚。所以,扣除掉古人,如果我們好奇當代作品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內涵的時候,向作者就能得到解答嗎?作者又真的知道自己真正的意圖是什麼?或許真的很難。

你也正在試圖理解這篇文章,試圖讀懂我想跟你說什麼,試圖揣摩字裡行間的一字一句。然而,你想的答案,不一定是我想告訴你的;而我自己覺得的答案,也不一定是我真正以為的。因為每個人對文本都有不同的詮釋,使得每個人對文章背後藏著什麼意圖都有不同的理解。

當代作品賞析與詮釋學(Hermeneutics)會常常把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所說的「作者已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奉為圭臬,使得關於作品詮釋、作者意圖的爭論往往找不到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