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graphy] Karl Marx

四處流浪的卡爾・馬克思,以及他的理想世界。


革命與夢想

看著桌上的報紙以及朋友捎來的信紙,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坐在書桌前略有所思,「這個社會病了」他心想。那是個照片還未盛行的年代,不過,透過幾周以來的書信來往,馬克思能想像法蘭西的大街小巷被不滿皇室的人們擠得水洩不通,人們舉著標語、喊著口號,卻遭到政府軍和保守派的步步逼退。陽光很溫暖,把地上的血照得鮮紅,很快地,鏗鏘有力的口號被哭聲和尖叫聲取代,只留下負傷的民眾與燃燒的旗幟一動也不動的橫躺在街上。

共產主義的種子

1818 年,馬克思出生於普魯士特里爾(Trier)的一個小家庭裡,他的父親是一位當地有名的律師,而母親則來自另一個富有的家庭。衣食無虞的他,從小就喜歡倘佯在書海裡,而這個閱讀的好習慣,也培養了他對學問與知識的好奇心。雖然父親希望他能繼承家裡的法律事業,但馬克思卻對哲學情有獨鍾,最終,他在耶拿大學完成他的哲學博士學位。

1842 年,24 歲的馬克斯在畢業後搬到科隆(Köln),於地方報紙《萊茵報》(Rheinische Zeitung)擔任主編。當時,城市裡的工人普遍過著條件低落的生活,惡劣的工作環境與微薄的薪資更加凸顯社會上的不公平,年輕氣盛的他,就像是「覺醒青年」一樣,利用過去的所思所學,開始針砭社會大小事,除了針對保守的右翼政府、自由主義人士和社會主義運動之外,也開始注意到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之間的平衡,這引起了他的高度興趣。

過沒多久,這份報紙就被政府盯上,當局開始找報社的碴,最終在隔年被查禁。甫就業沒多久就即失業,加上普魯士對他的不歡迎,馬克思只好搬到隔壁的法國去。這是他第一次被勒令停刊,也是第一次迫於當局壓力搬家。

科學社會主義的萌芽

待在法國的期間裡,馬克思結識了許多同樣被趕出普魯士的左派夥伴,尤其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這位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摯友。有創刊經驗的他,在巴黎創立了新的雜誌《前進周刊》(Vorwärts!),旨在擁有一份毋須經言論審查的德語左派出版物。可惜好景不常,該雜誌對普魯士尖酸的批評引起該國皇室的不滿,遂向法國政府施壓,要求要好好的「處理」一下。於是,馬克思「再度」因為過激的言論被趕出法國。不過,有搬家經驗的他,很快地就收好行李,踏上了前往比利時的路程。

雖然又被迫離開熟悉的地方,但馬克思在法國的這段期間裡,透過和朋友的交流與辯論,融合過去學習的黑格爾(G. W. F. Hegel)辯證法、當時盛行的烏托邦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Utopian Socialism)和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加上唯物主義等概念,他建立起一套對社會主義的全新看法。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為「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元素與資源,是促成社會進步的催化劑之一,若再另外加上「無產階級」── 這股實現社會主義的階級力量,以及「共產黨」── 為了邁入社會主義必須的階級組織,便有孕育出社會主義的可能。他把這樣有系統地、可研究的、可被科學化的理論稱作「科學社會主義」(Scientific Socialism),開始形塑出馬克斯主義(Marxism)的雛型。

起草《共產黨宣言》

在比利時的日子裡,他專心於他的社會主義研究,並和恩格斯連袂完成「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的基礎。他認為,人類社會進化的必要條件就是「生產力」,我們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而這股進化的原動力,就是「階級鬥爭」。

1848 年,由馬克思起草的《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正式發表,在這份文件裡,馬克思認為「迄今為止,所有現存社會的歷史,就是階級鬥爭的歷史」,資產階級不斷地利用無產階級(勞動階級),也就是工人的勞動力,來替自己創造利潤並積累資本。然而,無產階級最終將透過革命推翻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整體社會「進化」了。

為了讓這份文件得以在工人之間廣為傳播,馬克思特別用很簡單的筆觸搭配大量的口號來讓人們能輕易了解他的動機,尤其是宣言最後那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Proletarier aller Länder, vereinigt euch!)更傳世至今,成為左派主義者必讀的聖經。至今為止,這份文件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宣言之一,馬克思為無產階級的人們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去認識社會。

在 1848 這個「革命年」裡,義大利西西里革命與法國二月革命相繼爆發,看著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日益增加的衝突,加上工人運動屢屢受挫,這些不公不義的事讓馬克思變得更加激進,漸漸從一個覺青便成了「憤青」,更促使他思考發動暴力革命、推翻政權的可能性。然而,在發表《共產黨宣言》後沒多久,壞消息卻接踵而至,當時的比利時政府認為馬克思一直偷偷斗內工人武裝革命,是個壞份子,於是他又被比利時趕了出去,這是第三次搬家了!

回到祖國,卻又流亡

同年 3 月,無處可去的他,帶著妻小搬往二月革命後甫推翻帝制的法蘭西第二共和,不過他連家具都還沒安置好,4 月又受到普魯士支持者的邀請,和恩格思一同回到家鄉科隆。看著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景色,他想著過去曾被查禁的報刊,不禁淚流滿面。但他知道,離自己理想中的社會不遠了,他有他的堅持!

於是,對刊物特別有興趣的他,又在這裡創刊《新萊茵報》(Neue Rheinische Zeitung),死性不改地大鳴大放,甚至他本人還曾因侮辱檢察官、報導違法內容、涉嫌煽動武裝叛亂等指控而遭到當局審訊。隔年 5 月,他再次「很有經驗的」被勒令離開普魯士,於次月回到了巴黎,不過命運對他的追殺還沒結束,8 月,因為巴黎政府的反革命主義高張,他只好帶著一家大小流亡到對岸日不落國。

在英國的日子與《資本論》的發行

1849 年 8 月,馬克思移居到英國倫敦,並且在此度過餘生。這是他一生中最為潦倒的時期,七個小孩只有三個活到成年,甚至不得不依靠恩格思的接濟生活。不過,在如此悽慘的生活條件之下,他卻在這裡完成了《資本論・第一卷》(Das Kapital Band 1),一部永久改變後世國際政治、社會科學、哲學觀念的曠世巨作。題外話,有趣的是,嚴格的來說,馬克思其實自己都沒有讀完《資本論》三大卷,因為後兩卷是恩格思在他死後才整理出版的。

馬克思在這本書裡,先是詳細的解釋資本主義的起源,並預測資本社會即將崩潰的未來,並引用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古典經濟學理論,將經濟學和歷史學之間聯繫在一起,提出了勞動者異化(Alienation)和剝削(Exploitation)的概念,同時批判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剩餘價值(Mehrwert)的剝削,進而將社會劃分出兩大階級,隨著階級之間彼此對立、鬥爭,這將是促使社會進步到下一個階段的原動力,這也是歷史巨輪向前滾動的催化劑。他認為,共產主義應該會萌芽於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國家,因為唯有如此,進化的必要條件「生產力」才會充足,才有足夠的資源邁入到歷史的下一個階段。

與世長辭與近代評價

1883 年,馬克思因長期煩惱生活過勞引發支氣管炎和胸膜炎而去世,享年 64 歲。回顧馬克思漂泊各地的一生,幾乎都在閱讀、創報、創刊、論戰、寫作、遭查禁、被停刊、遭驅逐、搬家、辯論與思考中度過。或許,是因為馬克思一生的後半段都在窮困潦倒中度過,他對社會底層的觀察相當細膩,其所醞釀出的「馬克思主義」就像是給勞動階級的救世良藥一樣,給了人們一個美好的目標,也就是打倒私有產制,建立共產社會的偉大理想。

縱使後來,許多國家或組織將國家主義、恐怖主義、法西斯主義等以馬克思主義糖衣重新包裝,大大的違背了馬克思本人對勞動階級關懷的精神,使得「馬克思」與「共產主義」這些詞彙長期以來被汙名化,或是被貼上獨裁的標籤。

不過,當我們重新審視馬克思的一生,他在經濟學(對資本主義提出預測、同時以某種程度科學化了社會科學)、社會學(建立了社會學四大範式之一的衝突論)、政治學(提出階級、鬥爭概念)、歷史學(歷史唯物史觀)、文學(《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仍是許多政治口號與文宣的來源)等方面的創造力,說他是近世以來最具有影響力的人,一點也不為過。

2003 年,馬克思在德國電視二台(ZDF)所舉辦的「最偉大的德國人」中被民眾票選名列第三,僅次於西德前總理康拉德・阿登納與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對於曾被家鄉逐出兩次(普魯士王國通常被視為德國歷史的一部分)、流浪他國、最終客死異鄉的他來說,雖然算是遲來的榮耀,但卻永遠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