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face] Ehrhardt

曾被歷史遺忘的荷蘭舊式字體代表


荷蘭的崛起

時間回到十七世紀,甫歷經八十年戰爭(Tachtigjarige Oorlog)的西班牙屬尼德蘭(Spaanse Nederlanden),正式脫離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的統治,獨立成為尼德蘭七省聯邦共和國(De Republiek der Zeven, 1581–1795),並以其自由的風氣、科學和工業的繁榮、以及在知識與宗教上的高度寬容等因素,成為當時歐洲文化與經濟的中心,開啟了爾後被稱作「荷蘭黃金時期(Gouden Eeuw)」的繁華歷史。

原本只是小港口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也在此時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都市之一。在生意帶來錢潮、錢潮帶來人潮,人潮帶來了閱讀需求、有閱讀需求就會帶來印刷生意的良性循環下,荷蘭成為當時歐洲的印刷重鎮,也是許多對印刷與設計有興趣的學者,一生中一定要前往一次的朝聖之地。

輪到這次的主角,Misztótfalusi Kis Miklós (1650–1702)於西元 1650 年出生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統治下的匈牙利,並在外西凡尼亞(Transilvania,今屬於羅馬尼亞)學習拉丁文以及希臘文,開始掌握對文字的敏銳度。

Misztótfalusi Kis Miklós (1650–1702) (Source: Muhi Sándor grafikus)

於三十歲的那年,Kis 離開了家鄉,前往阿姆斯特丹與荷蘭雕字師 Dirk Voskens (1647–1691) 學習雕刻以及設計字模的技巧。在異鄉荷蘭待了九年後,於 1689 年回到祖國匈牙利並定居於外西凡尼亞的首都克盧日 — 納波卡(Cluj-Napoca),並於 1702 年與世長辭。

待在荷蘭的那段日子裡,Kis 除了印刷匈牙利文的聖經之外,亦參考了從西方法蘭西盛行的羅馬體、及東方日耳曼流行的哥德體,設計出了一種日後被稱作「荷蘭舊式風格(Dutch Old Face Stijl)」的字體 ──Ehrhardt

Misztótfalusi Kis Miklós 於 1685 年在阿姆斯特丹印刷的聖經。(Source: Régikönyvek.hu)

Kis 與荷蘭舊式風格

對過去的字體設計師與鑄字師而言,在設計字體的時候都是先從模仿手寫字開始(如古騰堡為聖經設計的哥德紡織體、以及 Bembo 等),不過「在紙上寫字」和「在紙上印刷」終究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從 Claude Garamond 開始,許多字體設計師前仆後繼的在紙上反覆實驗、印製,祈求能找到最適合閱讀的字體。

Kis 也為此作了大膽的嘗試,受到哥德體的影響,他將小寫字母的 x-height 提高、縮短了下降部(descenders)的高度,並在某種程度上窄化了字體。並而和隔壁法蘭西傳入的羅馬體相比,Ehrhardt 擁有更細的襯線、更平的角度、逐漸垂直的中軸重心,以及相差更多的粗細對比。

更高的 x-height 高度。

更短的下降部(descenders)。

更細的襯線、更平的角度、逐漸垂直的中軸重心,以及相差更多的粗細對比。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擁有更短的字元間距(tracking)以及行距,在印刷時能讓頁面顯得更黑更深。從使用者體驗的角度來看,白紙與黑墨的高對比能讓人在閱讀的時候有著較佳的閱讀體驗,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比照下面使用四種字體(Bembo, Garamond, Ehrhardt, Times New Roman)的排版。

使用四種不同字體(Bembo, Garamond, Ehrhardt, Times New Roman)的排版,哪個黑白對比較看起來大呢?

從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之間,Ehrhardt 與其他的荷式字體持續影響歐洲印刷工業以及字體設計,就連日後崛起的聯合王國也深受其影響。一直到 1725 年,由英格蘭人 William Caslon (1692–1766) 設計出英語圈歷史上第一套字體 Caslon 之後,荷蘭舊式風格的字體才逐漸沒落,爾後被新一批的過渡(transitional)風格所取代。

曾被遺忘的過去

然而,儘管影響歐洲印刷風格超過百年,但和許多字體設計師一樣,作為舊式風格重要代表人物的 Kis 與其設計 Ehrhardt,在一開始並沒有被世人記住。

舊風格的襯線字體(Old Style Serif)的主要貢獻者。

在那個年代,字體設計師大多依附在鑄字廠或是印刷廠之下,印製出來的書籍只會有印刷廠和出版社的名字,不會有針對內文字體的詳細介紹;而在對版權較無概念的那個年代,許多字模也常被任意轉售或再翻模,對於初版設計師的資訊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轉手中越沖越淡,最終被世人所遺忘。

隨著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的地位,成為新的經濟、文化、印刷重鎮後,Ehrhardt 這套字模被關在鑄字廠地下室很久、很久。即使在二十世紀初重見天日、於 1937 年被蒙納(Monotype)字體公司復刻後,也被誤認為是另外一位荷蘭鑄字師 Anton Janson (1620–1687) 的作品。要一直到 1954 年,透過英國的歷史學家 Harry Carter (1901–1982) 的研究,人們才重新認識 Kis 的貢獻。

1974 年開始,匈牙利的造紙和印刷工業技術協會(Papír-és Nyomdaipari Műszaki Egyesület)開始以 Kis 的名字為名,頒發 Tótfalusi Kis Miklós 獎項(Tótfalusi Kis Miklós-díj),以用來表彰那些傑出的字體設計與排版師。

Tótfalusi Kis Miklós 獎章。 / Source: A Kossuth Nyomda története :1884–1984. Budapest, Kossuth Nyomda, 1984. p.223

1991 年,Ehrhardt 被蒙納字體公司數位化,稱之為「繼 Times New Roman 之後最重要的字體」並被用於印刷《牛津世界經典著作(Oxford World’s Classics)》系列叢書、《新英文聖經(New English Bible)》、《鵜鶘版莎士比亞(Pelican Shakespeare)》全集等書籍當中。


Reference

  • Buday, G. (1974). Some More Notes on Nicholas Kis of the ‘Janson’Types. The Library, 5(1), 21–35.
  • Haiman, G. (1983). Nicholas Kis: a Hungarian punch-cutter and printer, 1650–1702. Brick Row Book Shop.
  • Luc Devroye. Miklós Tótfalusi Kis. Retrieved from TYPE DESIGN INFORMATION PAGE, Web site: http://luc.devroy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