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如何為文章選擇適合的排版與字體?


前言

打從西元前 3500 年蘇美人發明楔形文字開始,文字便成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們不必要再透過口語或繩結等容易失傳的介質來記事,人類社會的技術與知識可以藉由文字與泥板、木片、絲綢、紙質等媒介保存、繼承、進而傳播。在印刷術和文字處理器發明後,如何讓大量生產的報章雜誌、網路文章、出版讀物能夠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慣,這種對文本「可讀性」(readability) 的追求,便成為了字體排版學 (typography) 領域的目標之一。

本文將介紹幾個調整排版與選擇字體的技巧,讓一般人在日常使用時,也能自我檢視修改,為讀者創造一個美好的閱讀環境。

排版的基本觀念和檢視

排版,就像堆疊樂高積木一樣,我們得想辦法在固定的版面內,以最合適的方法擺置各種不同型態的資料,如數字、文本、表格、圖形等,目標在於讓使用者閱讀起來是舒適的。以下以中文排版為例,列出我們可以逐步改善的小細節:

比起字 (letter) 詞 (word) 長短不一的歐語系文字來說,「方塊」是漢字排版的最大特色,如果使用得當,能使我們很容易地對齊前後文本。因此,對於任何以中文為主的文章,應該使用全形標點符號,讓每個方塊所佔的空間一致,以避免在分段時出現參差不齊的狀況,讓文本整體感下降。

常見的校正重點是混用半全形括號(如括號內文是漢字時卻使用半形括號,或是括號內文是英文時卻使用全形括號)或是使用半形問號,這些小細節在初稿時應特別修正;此外,中文的引號應當使用直角引號(如「引用的內文」),而非使用歐文系統的雙引號(即“引用的內文”)。

校正完文本後,接下來要重新審視斷行和斷句的地方是否通順。逗號(,)的使用代表句子的暫停,而句號(。)的使用則代表整句話的結束,使用正確且適當的斷句可以使讀者在閱讀時,能以富有節奏感的方式掃過每一句話。此外,文本密度過高的段落在視覺呈現上會讓讀者懶得閱讀,而密度過低的段落也會讓讀者以為是在讀新詩,適當地斷行、加以分段,可以讓讀者在閱讀段與段之間喘一口氣。

現代中文是一種可以直排、也可以橫排的文字系統。傳統上,直排的設計大多出現在「紙本」文學小說上,人眼會以N字形掃過每一行;而橫排則因為可以混用歐文與數字,被大量使用在電子螢幕上,閱讀時多以Z字型的方式移動。在決定該文章的閱讀媒介後,我們應該檢查視線軌跡上是否有任何阻礙閱讀節奏的物件,例如圖片或是表格等,優秀的排版應該適當地調整他們的位置,而非只是單單地認為「使用者應該要會知道怎麼閱讀」。

當我們欲使用橫排時,我們也要考慮一行的「寬度」。人眼在讀到一行的末端後,會移動眼珠到下一行的開頭,如果我們把一行拉得過長,讀者的視線要不斷從畫面的兩側來回移動,這不僅容易讓使用者感到疲憊,如果不專心也可能會發生跳行閱讀的現象;反之若每行的寬度太短,對讀者而言就只是反覆地讓視野來回跳躍,往往還沒讀到重點就被迫切換到下一行,中斷閱讀的節奏。

最後則是調整行距,即單一段落裡,連續行與行之間的距離。行與行之間適當的行距與留白能夠在閱讀時發揮導引功能,而過近的行距會讓該段的文本密度過高,整陀黏在一起反而妨礙閱讀;反之,過於寬鬆的行距則會讓讀者難以判斷何者是下一段?何者又是下一行? 這些眉角都是在調整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字體的基本觀念和檢視

「字體」亦是平面設計中極為重要的元素之一,其本身的視覺特性會影響訊息傳遞的品質與速度,適當的選擇字體,可以大大地提升文章的閱讀性與流暢性。

首先是調整字句,即文字與文字之間的距離,這項設定會影響了整體文本的密度。適當的字距可以讓讀者舒適的閱讀,甚至會傳達一些意在言外的感受。過於稀疏的字距則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讓文章本體變得過於鬆散,讓文章變得毫無秩序,影響閱讀體驗;而過於密集的字距則會讓字與字之間黏在一起,失去理解的功能。

接著就是字體的選擇了,但因為本文長度有限,這裡只粗略的將中文字體分成三大類,分別是明體(又稱宋體、明朝體)、黑體和其他。

  • 黑體:最有名的就是 Windows 內建的「微軟正黑體」、或是 MacOS 內建的「蘋方黑體」,其特色為外型方正,筆劃粗細一致,辨識度高。因為使用上較為顯眼,常用於電子螢幕的內文、書報標題、指標路牌等場合。

  • 宋體:最熟悉的便屬「新細明體」,而本文內文使用的「思源宋體」與段落標題使用的「Adobe 仿宋」亦屬此類,其特色為外型方正,橫筆畫細、縱筆畫粗,在橫筆收筆處有個三角形突起裝飾。由於其易讀性高,常見於紙本書報內文。此外,明體的外型給人一種正式的感覺,當使用者想傳達經典、雋永、權威、氣質、高尚等概念時,通常就會選用明體。

  • 其他:例如楷體(如標楷體)、手寫體和美術體(如娃娃體、少女體)等,這些字體無論在紙本或電子螢幕上,都非常不建議用做為內文使用。這裡我想特別舉標楷體為例,縱使現在的教科書、正式公文仍繼續使用此種字體,但因楷書筆畫多變的特性,在排版上會使整體文本呈現大小不一的感覺,如果文本數量一多,在閱讀上就會顯得吃力。

最後,在一般日常使用裡,人們最常用的「強調」方法不外乎加上顏色、加粗(B)、斜體(I)或是加底線(U),但這些方法都是直接移植自西方歐文字體的習慣,傳統的中文習慣上,我們並不使用斜體這種方式來進行強調或表示引用文字,呈現斜體的文字反而會影響閱讀;底線的使用也往往搶走了文字本身的存在感,反而變成一種閱讀上的干擾。

在舒適的中文排版裡,若我們要強調一段文字,應該使用粗體字(且應該使用正確的粗體字體家族,而非單單只是將外框加粗)、強調點、或是乾脆把整段換成另一種字體。

結語

「面對不同的使用環境,應當存在各自情況下最適合的排版與字體」這樣的精神即使到了近現代,仍然活躍於平面設計與文書處理領域裡面,因為良好的選擇不但可以讓使用者易於閱讀,也能讓讀者願意花費心力與時間讀完文本。

然而,當今的義務教育對於這樣美學設計的資源遠遠不及正式科目,使得排版與字體這種細節常常被忽視,但實際上卻充滿巧思。想像兩份履歷,其中一份排版奇差無比,而另外一份則井然有序,在兩人的學經歷差不多的情況下,人資可能只會仔細看後面那份。

不過,本文雖然似乎將字體排版學的規則公式化,並給予步驟修正,但其實還是要問問自己的眼睛和閱讀體驗是否舒服,畢竟這些規矩也僅僅只是作者長期習慣得出來的建議,不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但也正因為這種美學的小細節,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改變,故題目才名為「見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