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博物舘:談玩具之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


寫在所有之前

1995 年,皮克斯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 》在全球上映,以擬人化玩具之間的對話、互動以及冒險故事,傳達出孩子與玩具之間的陪伴意義。這個系列不僅在全球掀起熱潮,也帶來了「玩具不只單單是玩具」的省思。

隨著二十一世紀悄悄到來,傳統玩具逐漸式微,主打聲光效果的電玩勢力抬頭,讓經歷過「無電動時代」的我們回顧起那段玩具陪伴的時光。

事實上,玩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遠的以前,其中大部分都是為孩子和兒童所被設計出來的,正如同農業,「玩具」是多數文明與社會演化的必然結果。在古印度文明中,就有挖掘到模仿器物或鳥獸人物的玩具;在古希臘文明中,也發現了類似陀螺的玩具;在中美洲的奧爾梅克文明中,挖掘出了野獸造型的小車車;而在西亞古文明(烏爾地區)中,也找到了玩法複雜的大富翁。

玩具對孩童而言,不僅有娛樂以及陪伴的效果,也有讓小孩子在扮家家酒、與其他小孩互動的過程中學會如何社會化 (Socialization) 。但是,玩具也並非孩童獨有,大人們也需要玩具,除了收藏與娛樂外,在長大之後,玩具也提供了回憶與紀念的價值。

到了現在,有些玩具繼續熱銷,有些則擋不住潮流消失,但更多的是嘗試融入這個電玩興起的次世代戰場。因此,並不是僅僅「玩具不只是玩具」,我們更該想的是「玩具應該是怎樣的玩具」呢?

對玩具的哲學討論

事實上,「玩具博物舘」其實在各國皆有,如莫斯科的玩具博物館等,為何玩具對於人類的社會如此重要?那是因為玩具對於孩童的意義可說非凡。

英國哲學家洛克 (John Locke) 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話》(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1693)裡,主張「理性的紳士教育」對於兒童的重要性,他認為擁有「自然本性」的孩童應該在後天的教育中學會具備「德行、智慧、禮儀與學問」的紳士特質,進而擁有良好的德行、克制慾望、並且遵從理性。

因此,他重視「遊戲」的重要性,對於當時社會中昂貴或是簡單的玩具都給予肯定,但對於有錢人溺愛的現象感到憂心,認為對兒童的濫情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而法國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則在他的著作《愛彌兒》(Émile: ou De l’éducation,1762)裡提倡「自然主義教育」,他把孩童當成「存有與認識的源初統一體(the original unity of knowing and being)」,相較於已經在社會中被污染的大人,小孩子更接近他所謂「自然」的狀態,更可能擁有源初的人之本性:自由。

所以,他認為華麗、精美的玩具既沒用又容易汙染孩童的心智,而最棒最適合小孩的玩具就該「歸於自然」(Back to Nature),從大自然中汲取,例如樹枝或是石頭。

從洛克與盧梭對兒童教育以及看待玩具的觀點,我們可以看見二種流派不同的「孩童圖像」:強調透過「理性教育」來統馭意志與慾望所成就的統合成人主體,或者透過「自然教育」以維持自由天性狀態為主的人的主體。

雖然洛克或盧梭都強調讓孩童「反璞歸真」的教育方法,但現在的我們,既回不去以前簡單淳樸的社會環境,雙薪家長也不太有時間幫孩子們準備這樣的自然環境,在無可奈何的情況底下,購買玩具必然成為當代家庭的選擇。

而玩具的消費同時也涉及了「階級」的議題,其存在不僅體現價值觀的變遷,也反應在玩具的型態上。「玩具」雖然滿足了上層社會的消費慾望和炫耀財,但下層階級普遍卻認為玩具是一種奢侈、享樂主義式的罪惡。

無論是許多專家學者鼓吹玩具能催出孩童的「創造力」,還是社會裡的多數仍然認為玩具是一種「享樂」的罪惡。這其實顯示出不同類型的人對玩具消費看法的差異,玩具到底是玩物喪志?還是以物養志?

寫在所有之後

「孩子們會模仿他們物質環境裡所發生的事情,而他們的身體器官也在環境中慢慢塑造出永久性的影響。」

Children imitate what happens in their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in this process of imitation their physical organs are cast in the forms that thus become permanent.

——  奧地利哲學家、教育家 Rudolf Steiner,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 1922

但無論如何,玩具是陪伴我們成長的好友,是我們童年的夢想與期盼,同時也承載著無數人無法完結的童年美夢。玩具本身存在於世上的價值和對於人們的意義,就存在於遊戲的過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