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七日:從日本文學中看櫻花象徵的轉變與演進


寫在所有之前

台灣在近幾年來掀起了一股賞櫻的風潮,「櫻花」1 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和日本畫上了等號。

但事實上日本並未將櫻花定為國花,象徵日本皇室的也是菊花而非櫻花。櫻花是在一種潛移默化的情況下以象徵日本「大和魂」的意識型態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

但究竟櫻花是如何在廣大的歷史洪流中慢慢地建立起自己所象徵的意義?古時候的日本和現今日本對於櫻花的看法是否一致呢?如果在古時和近代發生了象徵的轉變,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這便是本文想要探討的地方。

從神話開始:櫻花和米在日本傳說中的關聯性

日本的第 40 代天皇天武天皇2 於 673 年即位,此時壬申之亂3 方才平定,他有感於當時記載天皇族譜事蹟的「帝紀」及記載傳說神話的「本辭」散亂,為了要確立日本國家以及天皇制的歷史正統性,天武天皇因此要求舍人(一種低階官員的官位)稗田阿礼背誦並學習史實4

然而,這件事隨著天武天皇在 686 年駕崩而停擺。直到 707 年元明天皇5 繼任,她繼承了天武天皇的遺志,命令當時的文官太安萬侶整理稗田阿礼背誦過的書籍,憑著稗田阿礼驚人的的記憶力,他們只用了四個月便在 712 年完成《古書記》。這本書也被譽為「最古老的日本文學」6

隨著當時遣唐使的派遣,當天皇朝廷越是了解中國文化,便越想要統整出屬於日本獨有的歷史和文化,此時的「稻米」和「農耕生活」便被朝廷寫入這官方性質的史書中。他們將從亞洲大陸傳來的稻米視為日本原產,使「稻米」成為了日本人身分的象徵。

天照大御神之命以「豐葦原之千秋長五百秋之水穗國者、我御子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之所知國。」言因賜而天降也。

──《古書記‧上卷》7

在文中,「葦原」指的是遍佈蘆葦的原野,在古代日本,蘆葦是鎮守大地的神聖植物,隱喻著稻米豐收8 ;「千五百秋」是希望稻穗能夠五百年、千年不斷地豐收;瑞穗,亦為「水穗」,亦指具有生命力的稻穗;整體的意思就是「稻穗之國是一塊稻禾飄香的豐收之地」。

爾其太子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答白「僕者將降裝束之間、子生出、名天邇岐志國邇岐志自邇至志以音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命。此子應降也。」

──《古書記‧上卷》

天照大御神(日本神道主神)是天忍穗耳命9 之母,為了統治人間而令其孫邇邇藝命10 降臨在人間,並賜予他在高天原11 所培養的原始稻米,邇邇藝命就用這些稻子將原本荒蕪的地方變成稻穗之國,也就是日本。

於是、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能命、於笠紗御前、遇麗美人。爾問「誰女。」答白之「大山津見神之女、名神阿多都比賣、亦名謂木花之佐久夜毘賣。」…故爾、其姉者、因甚凶醜、見畏而返送、唯留其弟木花之佐久夜毘賣、以一宿爲婚

──《古書記‧上卷》

後來,邇邇藝命娶了「木花開耶姬」12 這位美麗的女子為妻。而許多學者都認為「木花」就是櫻花,認為這位女神就是櫻花的象徵,甚至還有學者認為她就是由櫻花之靈幻化而成的巫女。

爾大山津見神、因返石長比賣而、大恥、白送言「我之女二並立奉由者、使石長比賣者、天神御子之命、雖雨零風吹、恒如石而、常堅不動坐。亦使木花之佐久夜毘賣者、如木花之榮榮坐、宇氣比弖貢進。此令返石長比賣而、獨留木花之佐久夜毘賣。故、天神御子之御壽者、木花之阿摩比能微坐。」故是以至于今、天皇命等之御命不長也

──《古書記‧上卷》

此外,櫻花的「短命」形象已經在神話中出現:木花開耶姬之父「大山津見」勸說邇邇藝命同時娶木花開耶姬和其姊「磐常姬13 」為妻,說如果和磐常姬為妻便能「如同磐石長生」,如果只與木花開耶姬結婚雖美麗燦爛,卻只能「得到和櫻花一樣短暫的生命」,但瓊瓊杵尊卻因為石長比賣面醜而拒絕。在古書紀最後因此提到,因為兩位天神的結婚,使得天皇之命不得長久,人之所以無法長生不死,被認為是因為兩位神祇結婚所導致。14

在古代社會中,稻作在秋天收成,而櫻花則在對應的春天開花,當櫻花盛開之際,便是提醒農民們該是下田插秧等待收穫的時機了。這位象徵米和稻作的天孫邇邇藝命和代表櫻花的木花開耶姬結婚,在古時其人們的心中一定程度的連結了櫻花和稻米之間的關係。

從和歌開始:櫻花和女子在上古日本的關聯性

《萬葉集》共分四部,非一人一時一地完成,大約在 759 年完成全書。全書以獨有特色的萬葉假名15 寫成,為日本現今最古老的和歌總集,收錄超過 4500 首,因而被稱作是日本的《詩經》。本書收錄自六世紀以來將近一百五十年的長短歌,上至天皇貴族間的創作,下至平民、甚至乞丐階級,風格凝重粗放,是研究古日本詩歌重要來源之一。16

受到當時中國文化影響,當時的詠「花」多是指梅花,但其中亦有詠讚櫻花的詩歌,只是數量不多,僅占詠花詩數量中第八位。

春去者/插頭尓将爲跡/我念之/櫻花者/散去流香聞

春時想將櫻花摘下插在頭髮上,但櫻花卻已凋謝。

──《萬葉集‧巻第十六‧3786》17

在這個時候,《萬葉集》裡面已經有如同上面所選,以「凋落的櫻花」為主題的詩集。但是比起以花謝為主題的和歌,讚頌櫻花綻放時是多麼燦爛的詩歌更為多數,如下面所選:

妹之名尓/繋有櫻/花開者/常哉将戀/弥年之羽尓

當每年花開時,經常想起那個叫櫻兒的女孩。

──《萬葉集‧巻第十六‧3787》

娍嬬等之/頭挿乃多米尓/遊士之/蘰之多米等/敷座流/國乃波多弖尓/開尓鶏類/櫻花能/丹穂日波母安奈尓

為了少女頭上的髮飾,為了風雅人士頭上的髮髻,在天皇治理的國家各地盛開著,櫻花啊、是何等的美麗

──《萬葉集‧巻第八‧1429》

在這個年代,男性歌者會把開著櫻花的枝葉當作裝飾品插在頭髮上,唱著思念女性的和歌,在歌詞中,將櫻花當作是他們的戀人,這在《萬葉集》中表現出來。此時的櫻花形象是光明的,看不到日後著重於悲傷的美學。

從盛開之櫻到凋落之櫻:上古末期櫻花象徵的轉變

在古日本帝國末期,隨著邁入平安時代18,日本在社會上、政治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平安前期到中期,以藤原氏為中心的「攝關19 政治」制度取代了以往的天皇律令制度,此時王政開始衰退,貴族無法再維持先前的奢華的生活,櫻花在文學上的象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

在 894 年廢除遣唐使後,日本開始發展出屬於自己特有的文學風格,而「凋謝的櫻花」象徵著「在年輕時殞落的生命最美麗」這樣的象徵手法在這個時期首次明確的出現,並在將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滲透到日本人的心中。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最早的敕撰21 和歌集,收錄了千餘首的和歌,大約成書在西元 905 年(一說 914 年)。書中多為短歌,和先前的《萬葉集》不同的是,本書所選戀歌22 頗多,整書帶有和諧優美的風格。23

而在這個時代,賞櫻的花宴和歌會日漸在貴族間流行,櫻花在文學和美學的地位上一舉超越從代表中國的梅花,取得壓倒性的地位。24

御吉野の/山邊に咲ける/櫻花雪かとのみぞ/誤たれける

葦垣御吉野/群山片野花滿開/櫻花咲正盛/一面花色遍眼前/誤當今日雪紛紛

──《古今和歌集‧卷一‧春歌上‧060》25

櫻花開滿了整片山林,此時一陣風吹來,散落的花瓣從眼前飄過,如同雪片般的美麗。像這樣以櫻花來讚頌其生命活力之詩在這個時代大為興盛。而在此同時,從許多的詩歌創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凋謝的櫻花」開始和人生的無常有了連結。

花木も/今は掘り植ゑじ/春たてば/移ろふ色に/人習ひけり

雖說花木咲/思其謝後無人問/不忍掘植之/至春移落花褪色/人倣習之性無常

──《古今和歌集‧卷二‧春歌下‧092》

今年不再種植下會開花的樹,因為每次春天一來,櫻花花瓣所褪下的顏色也轉移到人的心中,令人感傷時間之快以及世間的無常。

空蟬の/世にも似たるか/花櫻咲くと見しまに/且つ散りにけり

浮生猶若夢/櫻花亦似此儚世/櫻花也櫻花/此刻方見綻咲顏/轉瞬之間散卻盡

──《古今和歌集‧卷二‧春歌下‧073》

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無常虛幻,如同那櫻花一樣,當你正要準備欣賞它綻放的時候,轉瞬間它便凋落了。

散花を何か恨みむ/世中に我が身も共に/あらむ物かは

散花零眼前/雖感傷兮有何恨/浮生世間中/我身與花皆過客/孰能長青常磐在

──《古今和歌集‧卷二‧春歌下‧112》

我對那散落的櫻花感到傷心卻也怨恨,在這世上我就像這櫻花一樣僅僅只是過客而已,有誰能夠不凋零的呢?

從以上的例子裡看的出來,在這個時代,人們已經漸漸把賞櫻的重點從花開的美好轉移到它散落之際,而人們所創作出來的文學也將重點放在櫻花凋落的那種美感上,櫻花的象徵開始有了改變。

從物語開始:觸物傷情及悲憐的櫻花

《源君物語》是日本女作家26 紫式部在平安時期所完成的長篇小說,成書於 1012 年,有日本《紅樓夢》之稱。全書 54 帖,多達 80 萬餘字,是世界上公認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27

書中以平安時代裡,代表皇室的光源氏和代表外戚的弘毅殿女御之間的矛盾和鬥爭為背景,描述當時的皇家貴族之間的優雅,或者可以說是淫亂的生活。透過光源氏的戀愛婚姻來描寫一夫多妻下女子的悲憐。全書包含大量的和歌詩賦,有的是貴族賞花賞月時所吟唱,有的是光源氏有感而書寫下來的和歌。28

在〈花宴〉這篇中描寫了皇宮中奢華的賞花儀式,在此一時期,已經將春天的賞櫻等同於「賞花」的代名詞,代表唐風的梅花已經漸漸地不是平安時代貴族所吟詠的對象,日本開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賞花文化。

此時看著櫻畫瓣掉落的皇太子想起源氏前年在賞楓宴會中的優雅舞蹈,所以將櫻花細枝遞給源氏,在這裡暗示著櫻花和光源氏之間的隱喻關係,櫻花在這裡代表著京城裡的繁華富貴、奢和荒誕的生活,以及對於當前生命的讚歌。

在〈若紫〉這篇中,源氏受到了少女紫上的吸引,做了和歌送給他,而紫上的祖母做了以下這首和歌回應他:

嵐吹く尾上の桜散らぬ間を心とめけるほどのはかなさ。

就如同吹著狂風暴雨的山峰上以散落的櫻花,您的心只有在這短暫的時間裡停留在這裡,凝視著這裡,這是多麼的不足為憑。

──《源君物語‧第五帖‧若紫‧1.7.9》29

以櫻花的短暫、虛幻來比喻女主角紫上,既示其美貌,又暗喻了其生命的短暫無償。在這邊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文學界一致公認《源君物語》開創了「物哀」、「觸物傷情」的時代30 ,但是在這個時代,櫻花僅僅代表著人們對人世間不確定、無常的溝通橋樑,雖散發出「悲憐」之情,但並未直接和死亡連結。

櫻花和死亡的關聯性

隨著美國海軍准將培里在 1853 年駛入浦賀港,讓日本人對西方勢力感到驚恐不已而迫切於擺脫舊有封建文化。在經歷大大小小的倒幕派與保幕派戰爭後,大正奉還,日本史上長達六百餘年的幕府時代於 1867 年結束,明治天皇正式掌權,他開始推動「明治維新」,以講求日本全面的「現代化」以及「脫亞入歐的西化」。

但是,雖然天皇下令廢除封建及武士階級制度,但是領導明治維新的多是出身於武士階級,他們信奉他們所相信的武士道,對他們來說學習西方的軍艦砲火僅是為了要防止西方人的入侵自己所愛的島國而已,絕對不是因為羨慕或是因為這樣令人顏面有光31 。這個時候,在日本文學中占有極大地位的櫻花也被拿出來跟武士一同討論。

花は桜木,人は武士。

花中第一為櫻花,人中第一為武士。

── 日本成句

敷島32 の大和心を人問はば朝日に匂ふ山桜花。

人和敷島大和心,朝日爛漫山櫻花。33

── 本居宣長34

かくすればかくなるものと知りながら、やむにやまれぬ大和魂。

縱使身朽武藏野,生生不息大和魂。

── 吉田松陰35

有人開始提倡櫻花和武士道乃日本之代表物,是「現代日本」的象徵,而這些人多為民族主義者,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他們透過報章媒體、宣導造林,將櫻花和武士道塑造成大和民族獨一無二的象徵,也就是「大和魂」。

此時的櫻花已經漸漸從民族文化中的象徵變成政治民族主義下的代表,盛開的櫻花代表著日本人 —— 尤其是奉行「武士道」的士兵們 —— 代表著「最能表現大和魂的日本人」,他們的靈魂之美。

靖國神社原本是為了替在日本內戰戊辰戰爭中,為了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反幕府武士。在 1869 年完工之際便在本殿外的廣場種植下櫻花,從此櫻花便和靖國神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在軍國主義於 1930 年代到達頂峰時,這座唯一屬於皇家的神社不免成為軍國主義的象徵核心。而隨著社史《靖國神社忠魂史》在 1933 年的出版,靖國神社從原本為陣亡士兵招魂,轉變成為了祭祀「忠魂」的地方。

隨著日清(甲午戰爭)、日露(日俄戰爭)戰爭的爆發,軍方將民間的「神道」有意識性的提升成為「國教」,天皇從原來是眾神之一,變成眾神之神,代表天照大御神統御人間 —— 日本列嶼。36

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此時的櫻花已經和武士道綁在一起,櫻花政治性的被美化成「為天皇及國家犧牲就是奉行武士道」,軍方甚至援引佛家用語中「散華」一詞,以「像櫻花瓣般美麗的墜落」美化士兵的戰死。軍國主義者結合在幕府時代所建立起的武士道精神,「重製」且「重生」了大和魂,並且利用「愛國心」,將櫻花作為大和魂、武士道的象徵。

到了大東亞戰爭(太平洋戰爭)末期,神風特攻隊等「特攻攻擊」37 因為日本資源和技術不及盟軍,而開始被視為一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戰術利用在戰場上。在政令宣導和潛意識的的認同下,靖國神社外的櫻花被視為是戰死後神格化的軍人幻化而成 ──「作為特攻隊員,成為那美麗的櫻花,在靖國神社外和家人朋友再見面吧」的概念已經深植在人心裡。

貴様と俺とは同期の桜/離れ離れに散ろうとも/ 花の都の靖国神社/春の梢に咲いて会おう!

你們與我是同一期的櫻花/雖然各自離枝而凋謝散去/但於花之都的靖国神社/在春天的枝稍上再盛開相見吧

── 海軍軍歌《同期の桜》38

作為特攻軍隊的隊伍名稱往往和櫻花連結,像是「山桜隊」(山櫻隊)等,而特攻隊員在出征之時多會將櫻花枝帶上飛機、潛艇或是插在軍帽上面。櫻花花開花落的短暫生命周期居然在戰爭期間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到了這個時候,櫻花已經徹徹底底和死亡畫上等號。

寫在所有之後

隨著時代的改變與推演,人們心中的價值觀標準也會使得外在物質刺激而改變:正如同一開始天武天皇有感大唐文明即將吞噬日本固有文化,而下令編寫史書,以用來凸顯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差異;但是,隨著一次又一次遣唐使將中國文化輸入日本,由中國傳來的梅花卻也為上流社會所喜好;而在停止遣唐使的派遣後,日本人開始有意識地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此時在山坡上所盛開的櫻花便成了文人雅士所吟詠的對象;到了近代,軍國主義者有意識的「利用」了「凋落的櫻花」將櫻花和死亡歸成同一個概念,將靖國神社外的櫻花瓣視為為天皇、國家戰死的「忠魂」。

在小時候,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被灌輸「梅花」代表中華民國國民「越冷越開花的堅毅精神」,縱使我們許多人都沒看過梅花,卻也都有同樣的認知,事實上,梅花和我們的生活經驗十分遙遠,梅花是否能代表我所居住的台灣,想來仍有討論的空間。

日本被稱為櫻花之國,即使對現代的日本人來說,在櫻花盛開時,賞櫻、喝酒,陶醉在「櫻吹雪(はなふぶき)」中仍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雖然「櫻花」在日本的文學史跟歷史上,其象徵從一開始代表的「重生」到近代讓櫻花和「死亡」畫上關聯,其在美學的意義上有了根本性的不同,但是讓人訝異的是,卻從來沒有人對這件事感到訝異。或許,這也是我們在賞櫻同時應有的省思。

王國維本身曾言:「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色彩。」「櫻花」她本身是無辜的,她只是靜靜在大自然中,隨著黑夜輪替、四季遞嬗而有週而復始的綻放、凋謝著。而「對櫻花的美學」才是人們所賦予櫻花的看法。如果我們縱觀每一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從古籍、和歌、物語、到近代的軍歌宣傳,我們就不難理解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櫻花的象徵緊扣著「歷史」和「文化」。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象徵」如何的隨著歷史脈絡和文學表現存在人們心理。


Reference

  • 大貫惠美子 著,堯嘉寧 譯,《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臺北市﹕聯經出版,2014)
  •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
  • 桂令夫 等合著,高詹燦 譯,《東洋神明事典》 (臺北市﹕城邦文化,2005)
  • 葉渭渠 著,《日本文化史》 (臺北市﹕遠足文化,2012)
  • 張蓉蓓 譯,《古今和歌集》 (臺北市﹕致良出版,2002)
  • David Pilling 著,陳正芬 譯,《大和魂》 (臺北市﹕遠足文化,2014)
  • 《古書紀》原文引用:http://www.seisaku.bz/kojiki_index.html
  • 《萬葉集》原文引用:http://www6.airnet.ne.jp/manyo/main/flower/sakura.html
  • 《源君物語》原文引用:http://www.genji-monogatari.net/html/Genji/index05.html
  • 《同期の桜》歌詞與翻譯:http://www.baike.com/wiki/同期之樱

  1. 雖然櫻花種類繁多,但在本文中探討的是一種統一的概念。 ↩︎

  2. 在位時間 673-686 年,在位時期形成律令體制,並加強了皇室權力的制度化。 ↩︎

  3. 672 年,天智天皇之子為爭奪皇位而爆發長約一個月的內亂,為日本古代最大的內亂。 ↩︎

  4.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頁 26-27。 ↩︎

  5. 在位時間 707-715 年,為日本第 43 代天皇,為女天皇,遷都平城京而開啟了奈良時代。 ↩︎

  6.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頁 20-21。 ↩︎

  7. 詳見《古書紀》,以下原文皆引用自 http://www.seisaku.bz/kojiki_index.html ↩︎

  8. 葉渭渠 著,《日本文化史》(臺北市﹕遠足文化,2012)頁 54 ↩︎

  9. 桂令夫 等合著,高詹燦 譯,《東洋神明事典》(臺北市﹕城邦文化,2005)頁 21。即文中的「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天照大御神之子,意為「充滿生命力的稻穗」,被視為農業之神。 ↩︎

  10. 桂令夫 等合著,高詹燦 譯,《東洋神明事典》(臺北市﹕城邦文化,2005)頁 18。即文中的「天邇岐志國邇岐志自邇至志以音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命」,常簡稱為「邇邇藝命」,另外亦有古書記載其名為「瓊瓊杵尊」,名字有「稻穗豐收」之義。而又因為祂是天照大御神之孫,這次降臨在葦原中國帶來稻米一事,又被稱為「天孫降臨」。 ↩︎

  11. 在《古書紀》中由天照大御神所統治的地方,是眾天津神所在,被描寫成飄在天上的島嶼。 ↩︎

  12. 即文中的「木花之佐久夜毘賣」。 ↩︎

  13. 即文中的「石長比賣」。 ↩︎

  14. 桂令夫 等合著,高詹燦 譯,《東洋神明事典》(臺北市﹕城邦文化,2005)頁 532 ↩︎

  15. 「万葉仮名」,一種無視漢字原意,直接藉漢字讀法拿來當作假名訓讀的書寫方式。 ↩︎

  16.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頁 36-37、42-43 ↩︎

  17. 詳見《萬葉集》,以下原文皆引用自 http://www6.airnet.ne.jp/manyo/main/flower/sakura.html ,而中文翻譯則取自《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 ↩︎

  18. 是古日本最後一個歷史時代,始於 794 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 1192 年鎌倉幕府的建立。 ↩︎

  19. 即「摂関」,類似於中國的外戚干政,他的開始象徵日本自中世以來的律令制度的瓦解。 ↩︎

  20.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頁 52-53 ↩︎

  21. 由日本第 60 代天皇醍醐天皇(在位時間 897-930)下令,以紀貫之為首的宮廷詩人所編成。 ↩︎

  22. 在平安時期,漢字被視為男性的文字,而假名被視為女性的文字,因為女子不識漢字,在創作戀歌時,假名和歌比漢詩更有效果,因此在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戀歌。 ↩︎

  23.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頁 58-59 ↩︎

  24.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頁 60-61 ↩︎

  25. 張蓉蓓 譯,《古今和歌集》(臺北市﹕致良出版,2002)頁 73-112,以下和歌皆同。 ↩︎

  26. 在當時,隨著藤原氏攝關政治,藤原一族的女子紛紛進入後宮。此時以中宮(皇后)為中心的宮殿文學興盛,可以說是一個女性作家活耀的時代。 ↩︎

  27. 森本真由美 著,陳令嫻 譯,《圖解日本古典文學》(臺北市﹕城邦文化,2010)頁 88-89 ↩︎

  28. 葉渭渠 著,《日本文化史》(臺北市﹕遠足文化,2012)頁 133 ↩︎

  29. 詳見《源君物語》,引用自 http://www.genji-monogatari.net/html/Genji/index05.html ↩︎

  30. 葉渭渠 著,《日本文化史》(臺北市﹕遠足文化,2012)頁 151 ↩︎

  31. David Pilling 著,陳正芬 譯,《大和魂》(臺北市﹕遠足文化,2014)頁 93-94 ↩︎

  32. 是日本古國號之一,在這裡就是指日本。 ↩︎

  33. 引用自 http://ja.wikipedia.org/wiki/大和魂 下同 ↩︎

  34. 本居宣長(1730-1801),日本集國學於大成者,為江戶時期的思想家。 ↩︎

  35. 吉田松陰(1830-1859),被譽為是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和實質領導,同為江戶時期的思想家。 ↩︎

  36. David Pilling 著,陳正芬 譯,《大和魂》(臺北市﹕遠足文化,2014)頁 63-64 ↩︎

  37. 這裡的「特攻攻擊」不僅只神風特攻隊,還包含被稱為「桜花弾」的人控飛彈、「回天」的自殺魚雷、「蛟竜」的自殺潛艇等。 ↩︎

  38. 《同期の桜》歌詞與翻譯,詳見 http://www.baike.com/wiki/同期之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