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與後現代:關於兩者的哲學思想與意識形態


寫在所有之前

在我們討論後現代(postmodern)這樣的概念如何在東亞地區形成一種對自我的「認同(identity)」和「支配力(violence,或是指 force)」之前,我們得先知道何謂「後現代(postmodern)」?後現代和「現代(modern)」之間的概念又有什麼差別?而這裡我們要討論的「東亞(East Asian)」又是以誰為角度來看的東亞?那這個後現代的觀念又是對於「誰」的後現代?最後,台灣做為東亞的一部分,對於後現代的接受程度又是怎麼樣的情況?

過渡時期:從 modern 走向 postmodern

遠在 19 世紀中葉,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提出了被後世稱為「馬克思主義(Marxism)」的學說,他在他的名著《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裡面,總括了何謂「現代」的觀念:他認為「現代(modern)」融化了過去僵化已久的中世紀(medieval period),並且使得過去舊有的封建體制和神聖概念得以瓦解。換句話說,自從人類開始有了「現代」的觀點,我們得以便得更加的「進步」了,社會褪去了過去的觀點色彩,彼此之間獲得了自我個體(self)的觀念。

而正如同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一種對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反動,那麼「後現代」,便是一種對「現代」觀念的反動了,更甚者,他更像是一種選擇去「逃避」現代的想法。

那麼,怎麼樣的想法或哲學觀念才能因為「逃避現代」而被稱為後現代主義呢?如果我們去觀察現在所謂的「後現代建築」,可以從中發現這些建築群不再遵守過去現代社會中的建築方式。在「現代社會」的觀念裡面,一切的建築,都是以「實用性」為代表,這和現代基本是由實用主義(pragmatism)與實證主義(positivism)所建立起來的社會有關。現代的人們在建構、設計一個建築物時,是以它到底實不實用為角度去思考,一旦抱持這樣的想法,建築物本身便單單成為了一種以人類觀點為中心、僅供人們居住的工具而已。

而後現代主義,就是要瓦解這樣的想法。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家和設計師常常用不規則的曲線角度或是裝飾性的樑柱、假門、假窗去設計一個建築物,這是一種對過去建築觀念的反動,反抗了現代想法裡面認為「不規則的建築方式是沒有效率的,而且裝飾性的樑柱、假門、假窗更是沒有存在的必要」這些觀念。「為什麼一定要講求效率?」「為什麼樑柱的存在性質要因為他們必須存在才可以存在?」「為什麼假窗和假門會因為他們不該存在而不需要存在?」從這些問題都可以導出一個後現代主義裡面很重要的「概念」(要注意,這裡用的是概念[concept],而非定義[definition],這在最後面會提到原因):後現代反對傳統中心價值觀、反對既定的絕對標準。

觀點的提出:後現代哲學家和哲學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家,如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90)所提出的「上帝已死」(Gott ist tot)觀念,終結了過去基督教世界以神為基礎的世界哲學觀,引出了個人身為主體性的重要性。如果人們的自我存在得以繼續膨脹成長,那麼人自身就可以取代神的地位,到了這個時候,「神」也就「死」了。不過,也因為每個人都獲得了自我的地位,這也使得人難以確定過去的既有秩序(基督—神)是否還有真正存在的必要。當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主宰者、失去了絕對的標準後,也跟著失去了絕對的價值觀,「中心」觀念也跟著被迫瓦解。

到了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時代,他拓展了尼采的說法。過去古希臘哲學家為了使得萬物得以存在(exist)而建構出「根本真理(ultimate reasons)」,如柏拉圖所說的「理(idea)」、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因(cause prima)」或是經院哲學派所說的「本質(substance)」等等,這些想讓根本真理得以存在於人們認知的理性線終點,強迫讓萬物皆有一個標準、可以跟從的真理,海德格認為這些探討本身就是個錯誤。

所以,後現代的看法既反對現代的實用主義,也反對了單單以二元論(dualism)來區分的對立,更拋棄了單一理性的絕對標準(absolutely standard)。後現代主張人們應該跟從自身的「感覺」,它常常討論「什麼才是真的?什麼才是假的?」這樣的自我反省用到大眾媒體氾濫的今天一樣可以成立,如果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對於許多看事情的角度或是看世界的想像都是透過媒體這個「介質」來實現的話,那我們就真的能夠確定這就是真實嗎?又或者,我們真的能夠知道什麼才是假的嗎?當假的幻影(illusion)越來越接真實之後,我們能把這樣的擬真當成是一種絕對的真實嗎?還是說,其實根本就沒有真實?

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東亞

在過去抱持「東方主義」的學者,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黑格爾(Friedrich Hegel,1770-1831)或是馬克思的眼裡,他們對所謂的東方(Oriental)、尤其是遠東——東亞地區的看法是在一種單純的二元對立觀點來看待的。對他們而言,東方(Oriental/they)是西方(Western/we)的反面。東西對立可以表現在東方的多民族帝國對上西方的君主皇室政權、東方式專制政體對上西方的司法體系制度、東方以農業為基礎的生產型態對上西方工業體系及世界貿易觀點。

舉例來說,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裡面,他將文化的分期分成四個階段,包含一開始的原始狩獵(hunting)、游牧蓄畜(pasturage)、農業生活(farming)、到最後的資本商業社會(commerce)。其中,美國的印地安原住民歷史分期的概念也出現在馬克思思想裡面,他將歷史分期分成六個階段,分別是原始部落式的共產社會(primitive communism)、奴隸社會(slave society)、封建制度社會(feudalism)、資本主義(capitalism)、過渡期的社會主義(socialism)、最後到達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communism)。

這樣的觀念或許可以套用在當時已經邁入資本主義社會的歐洲西方各國,但他發現在亞洲,由於沒有個人財產的概念(當時儒家文化圈的土地財產,理論上都歸屬於上天—皇帝這個體制的),自然也沒有階級的產生,而沒有階級,自然也不會有任何被他稱為「歷史驅動力」的階級鬥爭,而失去階級鬥爭這個動力的亞洲,它的歷史便處於停滯不前(stagnant)。

在這些 18、19 世紀學者的眼裡,遠東的世界在他們的西方傳統觀點裡面,代表著不變(unchaging)、富含宗教式的生活樣貌(religious)、充滿了神秘色彩(mysterious),但也因為如此,東亞的社會型態也給了當時為了表示對資本主義反動而興起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烏托邦主義(utopianism)、文化傳統主義(conservatism)者有了一個類似避難所、天堂的地方。但對大多數帶有東方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家、哲學家們來看,遠東顯然是一個尚待西方人去協助其「近代化」的地方。那麼這個東亞,既然連「現代化」都還沒有達到一個境界,又何來的「後現代化」可言呢?

新東方主義者(neo-Orientalist)的東亞

隨著邁入 21 世紀初,生活在後工業化(post-industrial)、後資訊化(post-informatization)社會裡的我們,必需被迫知道,無論是傳統還是新式的傳播媒體,都會塑造人們看世界的想法。

到了當代,西方「現代」國家的電視節目、新聞媒體利用新聞畫面填補了西方人心裡對新的亞洲(neo-Asia,這裡指兩次大戰後的亞洲)的想像。不過,在 1990 年代末期的亞洲經濟危機,西方媒體多把亞洲國家們的政治生態都形容成貪汙(corruption)、無效率(inefficiency)、無能(incompetence),以用來凸顯西方當時的政治清明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偉大之處。這樣的歧視情況在美國發生 911 事件之後尤甚,西方各大媒體更把伊斯蘭文化和恐怖分子畫上了關係,這些都塑造了一個還是「尚未現代化」、「野蠻」的亞洲,在新東方主義者眼裡的亞洲,自然而然也沒有後現代化的進展必要。

亞洲主義(Asianism)的東亞

從過去新航道開闢之後亞洲各國被迫「開始現代化」、到帝國主義時代的被強迫殖民、再到兩次大戰後邁向民族國家,我們會發現亞洲被殖民者雖然排斥殖民者本身,卻又對殖民者本身的「現代文化」感到羨慕而想要複製。無論是現在身為全球第三經濟體的日本、曾經崛起過的亞洲四小龍(台星港韓)和亞洲四小虎(馬泰印菲)、還是正在挑戰美國霸權的中國,我們都可以在經濟領域、政治發展上面看到他們基本上是全面複製過去西方之所以「現代」的方法:擁抱資本主義、開放社會階級、貿易國際化。

我們可以說,亞洲國家正在走過去西方國家曾經走過的路。唯一的不同是,比起當代歐美國家早已完成了現代化,亞洲新興國家基本上都還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當歐美國家已經認知到他們好像迎來了一個「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而逐漸產生後現代觀念時,東方國家迄今還只是在「歷史的開始(the beginning of history)」,那這樣的東亞本身還會發展出後現代的觀念嗎?

我想是肯定的,只不過在東亞所發生的「後現代」是一種在「現代的過程」中想要保護自己的想法,而非像西方文明是因為「現代到一個極限」想走出困境才提出來。在前面一段裡,已經說到了東亞被殖民者並沒有在殖民時代過去之後就完全揚棄西方文化和價值,相反的,東亞人民心裡其實還是一直想要跟上西方的水準和標準,但是卻總是贏不過也比不過西方。直到西方「後現代」的想法傳到了東方,東方人發現可以巧妙的利用「後現代」裡面所強調的「多元性主義(pluralism)」來掩飾自己的不足:一旦沒有了絕對的標準,那麼東亞的人們就可以說「這是我自己國家的路線」。

事實上,早在明治時代的日本,福澤諭吉(1835-1901)就曾經提出假使「文明化」的過程是由西方來主導,那麼這就會造成亞洲被殖民化;如果是由日本來主導,就得以形成獨立化的亞洲。而印度的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也認為亞洲擁有西方文明所沒有的高度精神價值,這和東方傳統文化有關,這份精神價值得以超越物質價值,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而在中國,孫文(1866-1925)也提出了他的大亞洲主義(或稱泛亞主義,Pan-Asianism),打算讓過去擁有高度同質性(homogeneous)、以儒家文化為底的亞洲變成一個擁有多元文化、高度異質性(heterogeneous)、國家之間都平等的亞洲。

到了近代,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2015)更提出著名的「亞洲價值(Asia values)」論說,他認為東亞傳統社會和西方社會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比起西方看重獨立個體的自主性,東方更重視群體之間的互動;比起西方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深受儒家影響的東亞文化圈更注重秩序及和諧;而東亞的傳統宗教信仰也已經成了社會各面向的表現文化,刻苦勤勞、注重家庭榮耀、服從且尊重權威的統治也是東方和西方不同的地方。

這樣的理論其實是東方人民在自身的本質上嘗試要對抗、擺脫西方既有的「現代價值」——民主自由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緊密關係。在冷戰結束之後,西方世界看似成功地建構起以民主自由和資本主義為高柱的社會準則,這看似已經成為了人類世界的普世價值,注定要變成每個國家現代化的必備元素。但從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和中國的崛起中,證明了資本主義的市場化可以在缺少自由和民主之下成功的實現,這甚至被西方人稱為亞洲奇蹟。其實,這些想法和學說都是一種企圖透過「後現代」認知所偽裝的表現,一種既然我無法同時達成你們的價值,我就用你們西方提倡的後現代多元論來指出「這是我們國家民族的特色」,以用來說明自己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台灣後現代化現象:盲從而不知目標

最後在這裡,我想想談談台灣正在發生的後現代現象。為什麼近年來的台灣好像一直在追求後現代呢?我們的台灣真的已經夠「現代」到可以走向後現代了嗎?我想,就和大多數的東亞國家一樣,因為台灣本身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水準一直上不去,卡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地方,同時我們也不像西方國家擁有濃厚的高階文化基底,無法在遇到頻頸的時候往過去的歷史記憶中尋找答案,只好在現代之外分支出後現代的概念。

試想,如果我們的水準可以上升到跟西方世界一樣的標準不就好了嗎?但就是因為我們上不去,就把西方的「後現代」標準拿過來沿用在自己身上,想像說自己走出了另外一條和西方不同的路,而也正因為在後現代的時代裡面,萬物萬事是沒有標準的,所以每件事情、每種說法、每種解釋都是可能且正確的。台灣一方面想要提升自己在世界裡面的競爭力,一方面當無法和西方競爭的時就又把後現代裡的多元主義來自圓其說,這便是我們找不到目標的藉口。

寫在所有之後

儘管在前面已經討論了這麼多有關後現代是什麼的概念(concept)了,但事實上,後現代依舊是一種難以定義(defination)的思想,或者我們應該說,後現代不可以被「明確的」定義,那是因為後現代本身反對主流文化、反對中心思想、反對絕對的標準,他在有任何一方主流特別突出的時候就會跳出來反對批判他,以避免自己必須被迫服從或是跟隨這個主流。

如果是如此,那麼後現代就不能是一種主流文化、一種擁有絕對中心思想的主義、一種期望別人可以認同的主義。這便是後現代矛盾之處:他反對主流文化,卻又不可以變成一種主流,否則就得自己否定自己了;但社會上卻又瀰漫著一種崇尚後現代的風氣,好像他已經是主流主義一樣,這樣的後現代還是後現代嗎?

因此概念上來說,後現代是一種對於現代概念的延伸和平行擴展。我必須要再次強調,後現代不是一種「現代」發展的極致,他是一種「對現代的逃避」。如果說現代是跳高的話,後現代絕對不是要比現代跳得更高更遠,他會是直接繞過跳台,因為他根本對現代感到不以為然。過去人類,擅長利用二分法去區分何為「現代」何又為「傳統」,但後現代就是一種對現代想法嗤之以鼻的想法,它反抗單一性、對立性、主流性、權威性、同質性、菁英性,號稱多元,免於用唯一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樣的主義其實也和大眾文化脫不了太大的關係。

正因為社會的大眾排斥過去現代文化所強調的菁英文化,而到了今日,大眾憑藉著人多勢眾,想辦法去打倒權威,讓自己不必要再去接受現代。如果我們完全抱持後現代的想法去看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那所有的是非對錯好壞善惡標準都變成可能、對任何事情將不再有挑選的觀念,人類文明中優秀的部分就不會特別被挑起,因為大家都認為「這很可以」,這種沒有精挑細選的想法,其實正代表著我們是現代後迷失的一代。

其實,如果我們用宏觀的眼光去看我們文明的發展以及文化的傳承時,就會發現其實傳統和現代是有連續性的,「新」與「舊」不過是一種「當代人」來看相對的觀念而已。而「後現代」也是 一樣,我們常常被它的「後(post-)」給誤導,誤以為它等於 after,是一種發生在現代「之後」的觀點,但事實上,我們怎麼去定義現代起源於何時?結束於何時?而又為什麼後現代至今仍然只停留在美學、藝術、文化、政治、經濟這些精神層面,而沒辦法走到科學的物質層面呢?那是因為一旦失去了所有的「標準」,科學就必定會瓦解,到了此時,物質生活也沒有辦法繼續穩定下去了,所以我認為後現代更應該是一種和現代平行發展的論點——因為有了現代的物質層面,才有了後現代的精神層面;也因為有了後現代的精神層面,我們才得以在現代的物質層面裡持續地反省與進步。

身為亞洲人的我們雖然早就已開始嘗試「現代化」了,想要趕上西方世界的標準,但我們仍然位居於那些已經現代化、進入後現代思考的西方國家之後,因此,西方的世界還是能夠繼續的擁有那種走在時代之前的開拓感。當西方人正在疏遠他們口中的現代,嘗試後現代化時,東方人正在擁抱現代,但卻又因為贏不過西方,便把西方傳來的「後現代」說法假借到「東方多元的現代」裡面。

到了近代,隨著冷戰結束,過去在政治以及意識形態上的對立也漸漸的被巧妙的移往文化體系之間的差異性對立。當單一整體的概念被多元破碎取代,我們看到的是原本社會上的菁英文化逐漸世俗化、市場化、多元化、朝著解構的方向前進。後現代在東亞到底到表示著一種進步還是逃避?接受還是排斥?標準還是多元?我想再過數十年或許能夠一窺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