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與美學:文化與歷史之於國家或民族


▲ 華國美學集大成者:中壢火車站

寫在所有之前

人類部落先在上古時代形成信仰,爾後誕生了文化;而有了文化的基礎,文明方始得開展,社會與國家的概念才逐漸形成。而藝術與設計,這些做為對諸神的敬意所呈現的終端表現,也伴隨著信仰出現於在人類的意像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想了解各個文化的設計與藝術,其實可以從信仰為契機來深入。

日本:泛靈信仰

「草木国土悉皆成仏(そうもくこくどしっかいじょうぶつ)。」

『涅槃経』で説かれる言葉。草木や国土のような非情なものも,仏性を具有して成仏するという意。この思想はインドにはなく,6 世紀頃,中国仏教のなかに見出されるが,特に日本で流行した。日本では空海が最初といわれ,次いで天台宗の円珍や安然らによっていわれた。それが鎌倉時代になって,親鸞,道元,日蓮らによって主張され,やがて謡曲にこの言葉は多く出てくるようになった。

── 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 小項目事典の解説

舉日出之國為例,日本最主要的信仰是神道教,而神道教是「相信萬物皆有神靈」的泛靈信仰(Animism)。在個人與外在的互動關係上,泛靈信仰講求自然與和諧的平衡、人與天地萬物的共處,甚至人與人的交流皆然。也因此,「和諧」與「秩序」是日本文化的根本,日本人會透過「保持秩序、認同他人」來維持大和民族群體的和諧。如果曾經在日本遊玩過,或是可以從日綜、日劇等媒介中都不難發現,日本人習慣自謙、尊稱、同時應和、稱讚他人。

而神道教的代表性建築:「神社」與「鳥居」也是如此。神社的色彩搭配向來極為素雅,沒有如中國道教那般多樣的神靈雕刻,也沒有哥德式建築常出現的高聳尖塔,就單單只是簡單的木造建築,鳥居頂多也只帶有朱紅色的點綴。在神社附近種植的巨木,如杉樹、銀杏等,幾乎都會任其生長、甚至長到高於建築本體,那是因為用來崇拜自然神靈的人造物,不應該喧賓奪主,甚至「奪走神靈們的風采」。

三朝温泉の守り神的存在の神社

在現代設計風格上,日本的設計師也延續此脈絡,撇開常見的日式簡約風格不說,即使是強調自我風格與個人主義的其他領域,日本人也很擅長透過曖昧的配色與諧和的排版模式,來達到一種無形的平衡。

西方:一神信仰

再來說説西方歐美的文化,不過因為「西方」這樣的概念還是過於籠統且龐大,這邊就以歐洲為主要討論內容。西方的文化價值主要受到兩大因素影響,一是古希臘的幾何數學概念、另一則是以猶太教或各十字教等一神信仰。

古希臘人,西方文明的開創者,同時也大概是世界上最龜毛的民族之一。放眼上古時期裡世界各地的原始藝術,從大衛像、帕得嫩神廟,我們可以發現,希臘人以擬真的雕刻、嚴謹的比例、近乎苛求的對稱聞名,而在數學與哲學上,他們更強調形式上的邏輯、演繹法、證明、公理化體系(axiomatic system),而非實用與日常化。我們可以說,在古希臘人的價值觀裡,他們認為世界的面貌能夠透過幾何、哲學來剖析,隨著兩者融合後,才有了西方科學的誕生。

帕得嫩神廟

在宗教方面,打從猶太教開始,西方諸教幾乎都是一神信仰(不管他們的「神」叫作耶穌、耶和華、阿拉還是怎樣,當然可能還會有其他的神,但這些都無法和「祂們」並列) 。直到工業革命前(即便是文藝復興,也是為了證明神的偉大),有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西方的科學一直都是為了「信仰」而服務。在信徒們的心裡,如果越能了解這個世界,就越能能理解「造物主」的偉大;而科學越是進步,自然也能變得比鄰近諸國更強大,這都是神所賦與的神蹟。

教堂的彩繪玻璃

也因此,在建築與設計方面,不同於日本的泛靈信仰,代表著「人與神之間溝通橋樑」的教堂,則以能夠傳達、誇耀造物主的偉大為設計重點,無論是羅曼式、還是哥德式建築,西方的設計師與建築師以解構、追求自然的純粹為主,同時取自於自然界的純粹的色彩、純粹的形狀,或是透過高挑的天井與光線的照射方式等,讓在教堂裡與外的人都能感受到神聖與莊嚴感,同時讓人體會到「自我」在「祂」之前的渺小。

世界最大哥德式教堂「米蘭大教堂」

台灣:人格化的神靈

最後來講講台灣。

台灣的信仰以傳統中華文化與道教混合而成的儒道教為主,雖然看起來也是多神信仰,但儒家思想並不崇拜自然靈,甚至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兩者信奉的對象以極為人格化的神靈為主 ,像是媽祖、玉皇大帝、土地公等,和泛靈信仰崇拜萬物有所差異。在傳統信仰聖地上,我們可以看到廟宇常以金碧輝煌、五顏六色的配色,以及豐富華美的雕刻出名,做功極為繁雜。藉由大紅大金的配色、或是邀請諸神仙和靈獸的坐騎,都能感受到人們以「豐盛」的概念,作為「對神明們誠意」的表現。

鎮瀾宮

所以,受到「數大便是美」的影響,台灣的業主往往認為設計師在構圖上的留白、簡約風格的版面會讓整體看起來太過於空泛,即所謂的**「缺乏誠意」;而使用的字體也要用上好幾種,配色一定要五顏六色、花花綠綠才行,認為「沒有誠意**,便不是個好設計」。說真的,這並非什麼壞事,因為設計本來就會和信仰、文化掛勾,我們都可以從日本和西方都能看出這個觀念。真正出問題的是,我們的「文化」在哪裡?

中華演藝總工會粉絲專頁

當初國民黨戰敗撤退來台時,為了方便黨即是國的統治方針,其首要目標就是踐踏士紳階級、拆除傳統建築、消滅本土語言、移植政治制度。這群來自中國的官員們知道,只有徹底破壞一個文化的,才能徹底改造成他們方便統治的順民。因此,台灣四百年累積的歷史在短短幾十年內被斷了根,有大量菁英族群被殺或入監、好幾代文化的傳遞被中斷、同時也摧殘了過去日本人與清國人留下的文化遺產。

在當時,黨國體系透過各種方法,無論是監禁、罰款、脅迫、威嚇、強拆、插樁等方法來植入他們自己的文化意識,包括速成的工業資本主義。在那個大喊「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的時代,累積經濟實力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標。一個產業唯有低成本、高效率才是所有的價值之所在。這使得台灣人的文化變得極為矛盾,在過去,我們希望能展現出自己的誠意,當客人來家裡坐坐的時候,我們會端出雞鴨魚肉來宴客;但現在卻不想這麼做了,只想透過人情壓力來壓榨、綁架他人,以最少的投資得大最大的回報。

伴隨著不斷重複的「cost down」過程,台灣人被迫失去了所有美感,在這種「速成式的資本主義」之下,低廉簡陋的廣告充斥在生活周遭。到了當代,雖然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設計師開始嚮往簡約風格,但我們沒有根,我們的文化並不像西方一樣,是因為宗教而有了自然的幾何圖形,也不像日本人一樣是因為泛靈信仰而有的協調秩序之美。許多新興的設計師之所以崇尚簡約風,單單只是因為他們討厭傳統的複雜花俏,而非他們的靈魂就是如此,或是我們的文化基底深處有追尋自然的純粹與單純的心。

寫在所有之後

一旦設計不來自於文化或歷史,而僅僅只是單純闡述自己的情感時,便難以令人產生共鳴,就像人一但失去了根、沒有了群體的想法,便只能隨波逐流一樣。台灣的美術與設計未來又會怎麼走呢?還是一樣人云亦云嗎?又或者是我們真的能找回尚未被摧殘殆盡的「台灣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