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之始:從年號看東亞文化圈歷史流變


寫在所有之前

中國歷代各國所使用的年號,在明朝之前,一個皇帝大多有兩個以上的年號。而年號改變時稱做 「改元」 ,通常是在有大災難、或是皇帝覺得改個名字會有新氣象時會改。

也因此,我們在稱呼明朝以前的皇帝時有兩種稱呼方法,一是稱呼皇帝的 「諡號」 ,指這個皇帝駕崩之後,下一個皇帝依他生平功過和品德修養,另外取的稱號,常用在唐朝之前的朝代。像是魏文帝(曹丕)、漢武帝(劉徹)、隋煬帝(楊廣),他們的諡號就是「文皇帝」、「武皇帝」、「煬皇帝」,然後我們習慣加上朝代名稱在前面以分辨是哪一朝的。

但是這樣使用一到三字當諡號的「◯ 皇帝」制度在武周後被打破,武則天所取的諡號變得越來越長,導致要用諡號稱呼會變得很麻煩,所以在唐朝之後改以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 「廟號」 稱呼,例如「◯ 太祖」系列(通常是開國皇帝)、「◯ 高祖」系列、或是「◯ 神宗」系列。

直至明朝之後,終於有皇帝發現在任內改元,會讓公文和史書紀錄很不方便,尤其是過去那些喜歡用很多年號的皇帝,更是讓民間要紀日子時感到不堪其擾。所以開始了 「一世一元制」 ,讓一個皇帝的任期內,只用一個年號,所以在稱呼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時,有時候會直接用年號稱呼。在這裡要注意,是「一個任期」之內,所以像是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後「被」退位、然後又在奪門之變後復辟的兩個執政期間要算兩個任期,自然會有「正統(1436-1449)」和「天順(1457-1464)」兩個年號。

例如朱棣,他的廟號是「成祖」,所以又被稱做「明成祖」,任內用到年號是「永樂(1402-1424)」,所以又被稱做「永樂皇帝」,他的諡號是「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也難怪一般人不會用這個又臭又長的名字稱呼他;或是愛新覺羅玄燁,他的廟號是「聖祖」,所以又被稱做「清聖祖」,任內用的年號是「康熙(1662-1722)」,所以又被稱做「康熙皇帝」,他的諡號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一樣又臭又長,所以一般人人也不會用這個名字稱呼他。

中國

「發明」年號的漢武帝劉徹,他一個人在位的五十四年裡,就用了十一個年號,包括最早的年號「建元(140-135 BC)」、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其中大部份都只使用了兩到三年,最長的也不過用了六年。不過既然他是發明年號的人,為所欲為的爆改年號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此時的年號,大多出自傳統經典或是古文中,例如《詩經》、《左傳》、《春秋》之類,基本上都是皇帝跟朝臣討論的結果,不過有些皇帝或是皇室比較有個性,所以也會出現一些特別的年號,或是單個朝代裡特別喜歡用的字,像是西漢就特別喜歡用「元」字,光是這一個字就出現在十三個年號之類,除了西漢末年孺子嬰之外,西漢每個皇帝用的年號都至少有一個裡面包含「元」。

到了西漢末年,跟前面的祖先們愛用「元」不同,漢孺子嬰的年號比較特別一點,分別是「居攝(6-8)」跟「初始(8)」,暗示當時的時空旅人王莽已經掌握了實質權力,是「居於攝政王」和「初始化新朝」的意思。西元 9 年,王莽代漢立新,他第一個用的年號就叫「始建國(9-13)」,這個和古代經典完全沒關係,就是很白話的告訴大家「欸我新朝建國囉」這樣,可以說是最早的白話文運動。爾後的第二和第三個年號後人考證有可能是「始建國天鳳上戊(14-19)」、「始建國地皇上戊(20-23)」,長達七個字,如果屬實的話這可能是中國歷代用過最長的年號了。

後來,漢更始帝劉玄推翻新,恢復漢室,使用「更始(23-25)」作為年號,同時存在的地方割據政權包括隗囂「漢復(23-34)」、公孫述「龍興(25-36)」、劉盆子「建世(25-27)」等名,這些都跟傳統經典無關,都是「恢復漢室」,其實就是吃漢室豆腐的意義,只可惜劉玄當了幾年之後西漢就滅亡了。

到了東漢,漢光武帝講究休生養息,在他即位時間內只用了兩個年號,其中的「建武(25-56)」甚至用了 32 年,然後改元為「建武中元(56-57)」後沒多久就駕崩了,可見改元不一定會萬事如意。在東漢,特別喜歡用的字是「永」、「和」、「建」、「康」、「平」,反正這幾個字在古代經典中常常出現,且都帶有好的、良善的、平順的意思,加上可能被滅國滅怕了,所以加一些可以祈禱和平的意思。

東漢末年分三國,中二病之國孫吳所用的年號,開始添加了一些神話煞氣的味道,例如孫權「赤烏(238-251)」、「神鳳(252)」,孫亮「五鳳(254-256)」,孫皓「鳳凰(272-274)」,這些和神鳥有關的名字大量的被使用;另一邊自認漢室正統的蜀漢則用了像是劉禪「建興(223-237)」和「延熙(238-257)」等這種期望能再興漢室的名稱;而綁架天子的曹魏用的年號就比較沒什麼創意,除了魏明帝「青龍(233-237)」,他是第一個把「龍」字拿來當年號的皇帝。

到了西晉,司馬家族不愧是漢室出生的,大致上延續了東漢的習慣,「永」、「康」、「安」字被大量使用。值得注意的事,「元」這個字從來沒在西晉的年號裡出現過,但到了東晉後又再次出現幾次。

在晉朝退居華南之後,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的北方民族南下中原,建立了十六個國家,當時中國化正夯,所以每個國家裡面使用的年號幾乎都和中國經典有關,也有像是前涼這樣奉晉為正統的國家,使用了晉朝年號當作紀年方式。

由於當時用來用去就那幾個字,隨著國家一多,皇帝也多了起來,所以有些年號開始重複出現,例如前秦宣昭帝所使用的「甘露(359-364)」,已經是繼漢宣帝(53-50 BC 使用)、曹髦(256-260 使用)、孫皓(265-266 使用)後第四次出現了。

但在傳統皇帝之外,許多中二病革命政權開始使用「神獸」當作年號,因此這段期間出現過前秦張育「黑龍(374)」、後秦秦武昭帝「白雀(384-386)」、漢趙漢光文帝「永鳳(308-309)、前涼張大豫「鳳凰(386)」、後燕蘭汗「青龍(398)」。

其中最二的應該是北涼段業「神璽(397-399)」和「天璽(399-401)」,直接把代表國家權利的玉璽加上「神」和「天」兩個字。而最偷懶的應該是西涼涼武昭王,在開國後用了「庚子(400-404)」當成年號,沒有為什麼,就只是因為開國的那一年是庚子年,懶得想就直接用了。

值得說的是,慕容一家建立的各種燕國,其開國年號都十分統一,前燕慕容皝「燕元(345-348,但有一說是沒有使用)」,後燕慕容垂「燕元(384-386)」,西燕慕容泓「燕興(384)」,都代表自己是開「燕國」之始。除了北燕之外,因為開國者高雲根本不是慕容家的人,他使用了「正始(403-409)」。

到了南朝,宋齊的年號都還很正常,也是「永」、「元」字之類的,然後額外多了一些「泰」、「興」之類可以用的字。到了梁朝開國者梁武帝,由於他篤信佛教,所以出現一些跟過去使用中國經典完全沒相關的字,反而從佛教經典取字,像是「普通(520-527)、「大通(527-529)」、「中大通(529-534)」、「大同(535-546)」、「中大同(546-547)」、「太清(547-549)」。

北魏的年號大多延續中國經典,但是也有一些比較神奇的年號,太武帝拓跋燾「神䴥(428-431)」開啟了使用罕用字當年號的先例,可能是覺得用神獸當年號已經不夠中二了,用別人沒用過、不會寫的字才是潮。之後的他又自己改成「太平真君(440-451)」則是出自道教,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四個字的年號。順帶一提,第一個三個字的年號是剛剛提到的白話文運動始祖王莽的「始建國」。

魏孝明帝的「神龜(518-520)」是第一個使用烏龜當年號的,自此,中國五大神獸麒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玄武就是烏龜和蛇的合體)中,只剩下白虎還沒被用到年號裡面。有趣的是,北魏地區少數民族似乎很相信道教,一些地方割據政權取了很多道教名字。例如司馬小君「聖君(471)」,破六韓拔陵(這是人名)跟杜洛周都使用過的「真王(前者使用時間為 524-525,後者使用時間為 525-528)」,万俟丑奴(這也是人名)「神獸(528-530)」;或是取自佛教的法慶「大乘(515)」。

隨著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北齊代東魏自立、北周又再滅北齊後,北方的政權隨著外族的遷入,有了更多取年號的方式,不再像是之前沒梗的中原那樣幾個字用來用去,像是「大」、「天」、「武」更常被使用。其中比較特別的用字是東魏孝靜帝用了「元象(538-539)」、北周周靜帝還用了「大象(579-580)」當年號。

時間到了大唐,此時道教大盛,這段期間的年號已經明顯脫離「永」、「和」之類沒創意的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取名方法,而是更多從八卦易經當中取材。例如唐高祖「武德(618-626)」和唐太宗

「貞觀(627-649)」,兩位佛心皇帝都只用了一個年號,所以我們常說的「貞觀之治」可以很明確的超連結到唐太宗。

到了武周,武則天不愧是中國唯一女皇帝,在正式代唐立周之前,睿宗年間臨朝稱制的她就用了「垂拱(685-688)」暗示她已經在操縱朝政,後來自己當了皇帝之後,光在她即位的 14 年間一個人就用了 18 個年號,最長的「長安(701-704)」使用了 4 年,最短的「天冊萬歲(695)」甚至只使用 3 個月,是使用年號最密集的皇帝。另一方面,繼北魏太武帝後,她也開創了大量使用「天冊萬歲(695)」,「萬歲登封(695-696)」、「萬歲通天(696-697)」等等這種四字年號的先河。

這邊特別把南詔拿出來講。

同時代的南詔作為一個在大唐西南部的佛教國家,開國者閣羅鳳使用「贊普鍾(752-768)」作為年號,這是藏語,意思是「贊普之弟」(藏文:བཙན་པོ་གཅུང་།),是吐蕃君主赤德祖贊賜予閣羅鳳的封號,這也是唯一以藏語命名的年號。

五代十國一直延續大唐以來的年號傳統,直到大宋建立。宋太宗趙匡義使用的「太平興國(976-984)」應該是繼中二女王武則天後另一個四個字的年號,之後又有宋真宗的「大中祥符(1008-1016)」和宋徽宗的「建中靖國(1101)」。整體而言,北宋的年號跟漢晉也有類似的選字,尤其是「元」這個字又大量出現了,不過到了南宋,「元」字又消失了。比較有趣的是南宋末年地方割據政權中,有一個叫做楊么,年號「大聖天王(1133-1135)」,不過那時候《西遊記》還沒問世,所以跟孫悟空沒有關係。

北方的遼和金雖然是契丹和女真人,但是年號也是幾乎都從易經,詩經裡面找,有濃濃的中國風。像是遼景宗「乾亨(979-983)」、遼道宗「咸雍(1065-1074)」、完顏亮「貞元(1153-1156)」、金宣宗「貞祐(1213-1217)」,並且特別喜歡「大」和「天」兩個字,好像把這兩個字當成前輟一樣。

血統是党項的西夏,年號就很有趣了,夏景宗李元昊首創六字年號「天授禮法延祚(1038-1048)」,但還是沒有比王莽那兩個七個字的要來得長;後來的夏毅宗更開始大量使用四個字年號,包括「延嗣寧國(1049)」、「天祐垂聖(1050-1052)」、「福聖承道(1053-1056)」;夏惠宗「天賜禮盛國慶(1069-1074)」、「天安禮定(1086)」;夏崇宗「天儀治平(1086-1089)」、「天祐民安(1090-1097)」,好像把年號當成許願池一樣,到底在期望什麼啦。

到了元,道家經典依然扮演重要腳色,尤其是「元」這個字,出自《易經・乾卦》裡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既是國號「大元」,也出現在許多皇帝的年號之中,例如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264-1294)」、元成宗「元貞(1295-1297)」、元惠宗「元統(1333-1335)」和「至元(1335-1340)」。其中為了區分是哪一個「至元」,忽必烈的「至元」常常被稱做「前至元」,而元惠宗的「至元」則常常被稱做「後至元」。

到了明清兩代,除了一世一元制讓皇帝不再盲目的更改年號之外,基本上年號的由來和過去沒有太大的差距,都是盡量從經典裡面找字來湊,不過清朝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清朝從來沒有使用過過去正史中用過的年號,因此甚麼「元」、「和」、「天」、「大」,這些被用到爛的字在清朝從來沒有出現過,努爾哈赤「天命(1616-1626)」和皇太極「天聰(1627-1636)」是在入關之前用的,甚至有可能根本是《清實錄》自己掰的。

而明朝曾經出現過去用過的年號,包含明英宗「天順(1457-1464)」跟明熹宗「天啟(1621-1627)」,前者「天順」早在元天順帝時用過兩個月(1328),而後者「天啟」雖然從來沒有正統王朝使用,只用在北魏地方割據時元法僧(525),南朝梁永嘉王(558-560),南詔勸豐祐(840-859)使用過,但最近一次是由元末地方割據時徐壽輝所使用(1358-1359),當時他算得上是朱元璋的敵人之一。

台灣

除了中國以外,台灣地方政權也曾經使用過年號,在清領時期,林爽文就使用過「天運(1786)」跟「順天(1787-1788)」,陳周全使用「天運(1795)」,鎮海威武王蔡牽使用「光明(1805-1809)」,開國大元帥張丙也使用「天運(1832-1833)」,日治時期又有簡義和柯鐵的鐵國山政權使用「天運(1896)」。

不難發現這些地方的民變領袖都很喜歡用「天運」當年號,這和明朝末年的張普薇政權有關,雖然他領導的政權並非反清運動,但由於發生在清兵即將攻滅明朝之際,使得「天運」與「反清」之間產生聯繫,但是這些地方政權還是很快就被消滅掉惹。

朝鮮

除了中國使用年號,朝鮮半島的政權,包括新羅、高句麗、高麗等都使用過年號。在高麗後期,當時的朝鮮皇帝直接使用了宋、遼、金、元、明的年號,甚至在明朝滅亡以後,李氏朝鮮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以及小中華思想,在國內仍然使用崇禎年號,記作「崇禎紀元後 ◯◯ 年」。另外,它們在 1948 年時,曾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使用「大韓民國」當作年號,這個和「中華民國」沒有關係。

越南

越南也有使用年號,有些年號跟中國非常相像,而有些則是充滿個性。在李朝,許多皇帝任內用了大量的四字年號,像是李太宗「乾符有道(1039-1042)」、「天感聖武(1044-1049)」、「崇興大寶(1049-1054)」,李聖宗「龍瑞太平(1054-1058)」、「彰聖嘉慶(1059-1066)、「龍章天嗣(1066- 1068」、「天貺寶象(1068-1069)」,李仁宗「英武昭勝(1076-1085) 」、「龍符元化(1101-1109)」、「會祥大慶( 1110-1119)」、「天符睿武(1120-1126)」、「天符慶壽(1127)」,李神宗「天彰寶嗣(1133-1138)」、李英宗「政隆寶應(1163-1174)」、「天感至寶(1174-1175)」、李高宗「天資嘉瑞(1186-1202)」、「天嘉寶祐(1202-1205)」、「治平龍應(1205-1210)」,李昭皇「天彰有道(1224-1225)」等。基本上跟西夏一樣,把年號當許願池在許的。

日本

日本正式的年號(漢字記作「元号」)應該要從大化革新(645)後,開始學習唐朝後開始算起,大致上的出處也是從經典古籍中去找,所以用字和中國相似,非常喜歡使用「元」、「天」、「永」這三個字,或是日本特別愛用的「寬」、「長」、「承」等字,甚至有和中國使用重覆年號的例子,例如陽成天皇的「貞觀(859-877)」就和唐太宗重複了。

起初,和中國明朝之前一樣,日本天皇任內常常因為天災人禍而改元,但和中國年號的決定權為皇帝、通常皇帝駕崩後就會改元這點不同的是,日本的年號決定權常常落在幕府手上,所以有部分年號跨越了前後兩名在位天皇。一直到直到明治天皇登基時頒布命令,改為一個天皇固定使用一個年號,稱為「一世一元」。

由於一開始接觸的是隋和唐,所以日本的年號相當程度上受到隋唐兩代的影響。例如武則天喜歡用四個字當年號,日本也是被帶壞,出現了聖武天皇「天平感寶(749)」,孝謙天皇「天平勝寶(749-757)」、「天平寶字(757-765)」,稱德天皇「天平神護(765-767)」、「神護景雲(767-770)」等。

另外,中國在五代之後就很少看到神獸名字了,連地方割據政權都不再使用如「鳳凰」、「青龍」之類的詞當做年號了,但日本還是很喜歡以神獸的來命名。像是孝德天皇「白雉(650-654)」,天武天皇「朱鳥(686)」,也就是朱雀,元正天皇「靈龜(715-717)」,聖武天皇的「神龜(724-729)」,光仁天皇「寶龜(770-781)」,後柏原天皇「文龜(1501)」,正親町天皇「元龜(1570)」。比起中國喜歡的中二◯ 龍系列,日本更喜歡朱雀跟玄武。

到了鎌倉時代(1192-1333),除了前面常用的「元」、「天」、「永」、「寬」、「長」、「承」之外,「建」這個字開始大量出現,例如後鳥羽天皇「建久(1190)」、土御門天皇「建仁(1201)」與「建永(1206)」,順德天皇「建曆(1211)」與「建保(1213)」等,不過取元號的方式大致上還是沒有甚麼大變化。

這次日本德仁親王即位後的年號「令和(2019-)」,其中的「令」字從來沒在中國跟日本史上歷朝歷代、甚至地方割據政權中出現過,應該是真的特別挑選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