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mpagne of Teas:臺灣茶葉經濟史
(2021/02 Update)
本文已與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國際商務系何志峰副教授、經濟部技術處林浩鉅簡任技正合作,刊於《北商學報》第 37 期。詳見〈臺灣茶葉產業結構與經營模式的轉變〉。
寫在所有之前
臺灣與中國、印度、斯里蘭卡並稱世界四大茶葉產國,而臺灣所產的上等茶葉更受到全球茶類愛好者的推崇。法國國寶級茶行,以銷售最高品質(Qualité Supérieure)茶葉聞名的「瑪黑兄弟(Mariage Frères, 1854 -)」更直接把 FORMOSE(福爾摩沙) 和 CHINE(支那)、INDE(印度)、CEYLAN(錫蘭) 印製在其商標之上(見圖一)。自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的商人在臺引入第一批商業導向的茶種之後,受惠於臺灣優良的溼冷高山地形、以及各時期農業單位努力育種改良之下,臺灣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可說享譽盛名,是極具附加價值的作物之一。
本文會以開港至今近 200 年的通史角度,以及當時留下的經濟史料,從臺灣各時期的茶葉生產狀況開始探討,包括各時期的國際情勢、產業概況、主力輸出茶種、茶葉相關的出口總量與出口總產值,接著談論臺灣茶業在各時期的產業鏈、附加價值的路徑以及利益分配等子題。至於較為細項的個別進口國與出口國產量或是金額等議題,乃屬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範疇,不在本文想要討論的範圍之內。
史前時代到清國領臺前期的茶業狀況(-1865)
史前時代(-1624)
「茶葉」是一種非常纖細脆弱的植作物,必須生長在在一個氣溫適中、水氣濕潤、排水良好的環境裡。而位於亞熱帶的臺灣,被北回歸線貫穿本島,島上又有丘陵等地形,在茶種休眠期的冬天,天氣尚不至於降至會凍傷的冰點之下;而在茶樹生長期的春夏之交,氣候也不至於炎熱到會遏止茶樹生長;此外,季風亞洲地區的梅雨季也在此時帶來了豐沛的雨量,提供了茶葉一個非常完美的生長環境。
早在明國中葉,沿海的漢民族移居臺灣之際,也一併帶來了品茗的風氣。但此時的臺灣尚未走入歷史時代,經濟體系仍處原始,並無可靠的信史記載當時的貿易情況,當時島上與東亞沿岸的貿易可能僅於最原始以物易物的階段。
荷蘭領臺時期(1624-1662)
1636 年 12 月 2 日:「今天有 5 艘貿易戎克船從廈門抵達,一起帶來:2,600 擔砂糖、100 箱金絲、30 擔茶、20 籃絲質布料、200 枝華蓋(quitesollen)。」
—— 《熱蘭遮城日誌.在大員辦公室所寫的日誌摘錄》。
當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簡稱 VOC,1602-1799)在 1624 年登陸臺灣之時,雖然島上的漢人已有了飲茶、或是以茶葉作為藥材的習慣,不過此時的臺灣茶業仍未大規模商業化,荷蘭人只把臺灣當作大明沿岸茶葉的轉口貿易基地。此外,雖然當時大明實施海禁(唯一例外是 1567 年後,明穆宗開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處作為對外港口,且只允許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對外貿易),但仍有私販或公販由福州等地將茶葉出口至臺灣,VOC 除了留有一部份供當地員工消費、或是運到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的爪哇島之外,其餘的全部轉口荷蘭與歐洲各地;而輸往爪哇島的茶除了留在當地飲用外,也再轉口到波斯、印度等地區。
此時期的貿易資料已經不可考,僅知當時臺灣已經有發現野生的茶樹,但是並沒有利用來製造精茶;而荷蘭人以大員(今臺南安平)為港口,進行茶葉的轉口貿易,對臺灣的茶業發展似乎沒有太大的幫助。
明鄭領臺時期(1661-1683)
1661 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隔臺灣海峽與大清政權對峙,清國政府為了對付鄭成功的海軍,於江浙閩粵四省採取海禁政策,要求「片板不許下海」;同時頒佈遷界令,「期三日盡夷其地,空其人民」,命令當地居民遷往內陸。為了突破當時的貿易困境,鄭成功與鄭經兩代改和日本、呂宋、暹羅、蘇祿、琉球、交址、廣南等國及歐洲人(尤其是英國人)貿易,以輸出絲綢、鹿皮,來換取反清復明所需的軍火為主,當時自清國沿海的茶業轉口貿易幾乎停止。
清國領臺前期(1683-1860)
「水沙連內山茶甚夥,味別色綠如松蘿,山谷深峻,性嚴冷,能卻暑消脹。然路險,又畏生番,故漢人不敢入採,又不諳製茶之法。若挾能製武夷諸品者,購土番採而造之,當香味益上矣。」
—— 陳夢林、李欽文(1717)。《諸羅縣志・卷十二・雜記志》。
1683 年,清國展界臺灣,正如同清康熙年間的《諸羅縣志》所載,早期遷徙來臺的漢人或許已經懂得製茶的方法,但製茶的技術也不夠精良,做出來的粗茶僅止於生活所需,而不是貿易導向。而此時漢人所求的「山茶」仍屬野生的茶樹,大多生長在原住民的土地,也就是現在的山脈或丘陵一帶,是需要去和部落「溝通」才能摘取的。此外,在清國領臺初期,仍以南部平原為主要的政治發展重心,當時主要的經濟作物為適合嘉南平原栽種的稻米與蔗糖,北部及丘陵地區要一直到了乾隆後期才有初步的開墾,此時茶葉貿易未興。
「臺北產茶,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彝之茶,植於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互相傳植,蓋以臺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
—— 連橫(1918)。《臺灣通史・卷二十七農業志》。
直到清嘉慶年間(後經楊逸農考證,應為 1810 年)(林馥泉,1956),柯朝從福建引入「武彝之茶(武夷茶)」的茶子,並種植於魚坑一帶(今臺北某處,但現已難考,有一說為當今臺北瑞芳,另一說為今臺北文山),茶葉才開始有了大規模的種植。早期在臺灣從事茶葉產製的族群大多以福州及泉州籍居多,其中又以安溪人為最,而環繞臺北盆地的丘陵地區氣候與地形條件又非常適合種茶,許多的農家遂開始以種茶為副業、甚至直接當成本業。
1844 年兩江總督奏摺「臺灣茶販往內地購置茶葉、湖絲、細緞。」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4),《明清史料戊編・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料叢書。
然而,此時的茶葉產量仍不足出口,以內銷為主,主要市場為既有的漢人社群。雖然到了 1840 年代,臺灣產的「毛茶」(也就是尚未精製的茶葉)已經有銷回清國沿海一帶,在當地加工成「精茶」再轉回臺灣的貿易的現象,但本島的用茶消費依然有賴於自清國內地進口(林滿紅,1997)。
清國領臺後期的茶業狀況(1860-1895)
清國領臺後期簡介
1856 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直到 1858 年清英法簽訂《天津條約》,要求安南(今安平)、滬尾(今淡水)開港。隔年英法要求換約,卻和清國守軍產生誤會,於是戰爭再起,最後在 1860 年以清國徹底敗北畫下句點,清英、清法《北京條約》及其附約簽訂。事後,法國彈性解釋雞籠(今基隆)、打狗(今高雄)兩港應做為前兩港「正口」的「子口」,接續開港,淡水也被擴大解釋成淡水河流域,於是艋舺、大稻埕都被包括在內。洋商開始進入臺灣。這是臺灣第一次接觸到世界貿易體系,也是第一次見識到資本主義的力量,挾帶新帝國主義的商人們看上了臺灣位置的潛力,而適合臺灣種植的茶葉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潛在貿易項目之中。
「迨同治元年,滬尾開口,外商漸至。時英人德克來台設德克洋行,販賣阿片樟腦,深知茶業有利。四年,乃自安溪配至茶種,勸農分植而貸其費。收成之時,悉為採買,運售海外。」
—— 連橫(1918)。《臺灣通史・卷二十七・農業志》。
1864 年,英國商人 John Dodd (約翰德克)在淡水一帶設立「寶順洋行」(即「德克洋行」,Dodd & Co.),以買賣樟腦、鴉片等貨品為主。1865 年(同治四年),John Dodd 由福建安溪引入第一批完全商業化導向的「烏龍茶種」,勸誘淡水、三峽、大溪一帶的農民栽種,種植所需的成本或工具由寶順洋行統一貸款提供幫助,但要求在成株後由該洋行統一收購,寶順洋行的首要目標就是將這些「毛茶」轉口出港加工。
後來,這批以臺茶為底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好評,於是到了 1868 年,John Dodd 於臺北艋舺(今萬華)創立了臺灣首座的茶葉精製場,並聘請福建製茶師傅來臺,省下了轉口再加工的繁複手續,同時使臺灣的茶業由過去僅於生產毛茶,開始走向精製階段。1869 年,寶順洋行更以「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的名義將 2131 擔的臺茶輸至美國紐約,讓茶葉的產業鏈開始擴及終端的品牌形象(見圖二),這是臺灣的茶葉首次以自己的名稱出現在國際市場當中。
「夫烏龍茶為臺北獨得風味,售之美國,銷途日廣。自是以來,茶業大興,歲可值銀二百數十萬圓。廈、汕商人之來者,設茶行二、三十家。 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貧家婦女揀茶為生,日得二、三百錢。臺北市況為之一振。及劉銘傳任巡撫,復力為獎勵,種者愈多。時臺邑林朝棟方經營墾務,闢田樹木,為永久計,亦種茶於乾溪萬斗六之山。」
—— 連橫(1918)。《臺灣通史・卷二十七農業志》。
看到了「Formosa Oolong Tea」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原先僅在清國沿海收購精茶的洋商對臺灣的茶葉趨之若騖,紛紛渡海來臺設立商號、茶庫。除了原有的寶順洋行外,又有四家洋行相繼進駐臺北,當時寶順(Dodd & Co.)、德記(Tait & Co.)、怡記(Elles & Co.)、水陸(Brown & Co.)及和記(Boyd & Co.)被並稱為大稻埕五大洋行,這些外商爭相搶購臺灣產的茶葉,一時間,整個茶葉市場價格飆漲,臺灣茶業大興。相對於英國人喜歡紅茶,偏好烏龍茶的美國是當時臺茶的最大出口地。
到了 1872 年,美國鑄幣法案,當局廢止進口茶稅,國際間各大茶商預估美國的茶葉消費將大幅增加,於是來自各方的茶葉湧入美國市場,使市場產生了嚴重的供過於求現象,茶價崩盤(邱念渠,2005),臺灣產的烏龍茶因為成本較高而難以跟當時的南洋茶、唐山茶競爭,五大洋行停止收購,臺北各大茶庫開始出現滯銷問題。
為了解決賣不出去的問題,臺灣茶商將原先要出口到美國的烏龍茶葉轉運往福州,重新加工成具有花香的「香片包種茶」再銷往南洋,這也是臺灣首度出口包種茶的一年。也因此,即使 1973 年臺灣的茶葉輸出較前年驟降 20% ,但仍保有一定的出口量。1874 年,美國茶市再興,洋行再次將臺灣烏龍茶銷往美國,到了 1894 年割讓前夕,臺灣的茶葉出口量已經較初期暴增一百倍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 1880 年代中後期,臺茶在國際上大為熱賣,不僅讓經營茶葉買賣的洋行賺入大量熱錢,也使得有心人士覬覦利益,嘗試以南洋茶或唐山茶等劣等茶葉偽裝成「臺茶」販售到國外。為了避免這種魚目混珠的方法影響臺茶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形象,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在 1889 年成立臺灣第一個茶業公會「茶郊永和興」,嘗試透過該會的力量維持市場秩序、控管茶葉品質、共同精進技術,這也是首次有政府層級出面干涉茶業。
「竊惟財物之流通,國史編貨殖之傳,奇袤有禁,周禮重司市之官。矧茶業係洋商之貿易,宜作規約垂于永遠,表忠信於國外,圖東瀛之富盛。我淡水之茶業日昌,商船日繁,綠乳浮甌,見重於泰西各國,瓊花凝盌,馳名於印度之洋。今也物產滋豐,財源益開,然人雖多而善惡不一,物愈盛則弊害漸生,或以偽物冒名而謀奇利,或混合粉末企為射利,遂致誤及大局。爰集同業,共議規約,設禁例,一新舊習,無貽罔利之誚,同心共濟,翼杜利之端,名曰永和,茶業興隆之佳兆也,前途將生好機,而洋洋日近。大稻埕之貿易潮流公平,滬尾船舶,當如雲霞之集焉。」
──「茶郊永和興」成立宗旨。
清國領臺後期貿易資料
雖然《北京條約》等附約已於 1860 年間簽訂,1862 年滬尾(今淡水)正式開港,但遲至 1866 年的《海關報告.淡水部份》始有全年茶之出口資料(林滿紅,1997)。
若以最初的 1866 年作為比較基期(見表一欄三),僅僅過了六年,1871 年的烏龍茶出口量已經增為基期的 10 倍;到了 1875 年增為 30 倍;1877 年增為 50 倍;到了 1892 年甚至突破 100 倍。而歷年成長率的變動,在 1876 年前除了受美國影響之外,幾乎年年都在 30% 以上,到了 1870 年代末期之後略為持平,大抵保持在 -10% 到 10% 左右。
茶葉的出口總值也一路爬升,在 1880 年代後期幾乎貢獻了臺灣出口總值一半以上,直到甲午戰爭末年才掉回 45% 左右,但仍然是當時所有的出口品之冠。據《海關報告》統計,在 1868 年到 1895 年間,茶、糖、樟腦共佔臺灣出口總值達 94%,分別為 53.49%、36.22%、3.93%,茶葉可以說是當時臺灣最大宗的對外貿易商品。
年份 | 烏龍茶 出口量 |
烏龍茶 定基指數 |
烏龍茶 成長率 |
包種茶 出口量 |
包種茶 定基指數 |
茶葉 出口總值 |
佔當年 出口總值 |
---|---|---|---|---|---|---|---|
1866 同治五年 |
1,359.57 | 100 | - | - | - | - | - |
1867 | 2,030.93 | 149 | 49.38 | - | - | - | - |
1868 | 3,961.28 | 291 | 95.06 | - | - | 64,732 | 7.33 |
1869 | 5,469.26 | 402 | 38.06 | - | - | 89,367 | 9.16 |
1870 | 10,540.11 | 775 | 92.72 | - | - | 177,403 | 10.72 |
1871 | 14,868.08 | 1,094 | 41.06 | - | - | 301,118 | 17.78 |
1872 | 19,513.51 | 1,435 | 31.24 | - | - | 582,872 | 29.66 |
1873 | 15,609.93 | 1,148 | -20.00 | - | - | 353,445 | 23.97 |
1874 | 24,610.00 | 1,810 | 57.66 | - | - | 477,329 | 26.34 |
1875 光緒元年 |
41,573.55 | 3,058 | 68.93 | - | - | 620,067 | 34.16 |
1876 | 58,876.79 | 4,331 | 41.62 | - | - | 1,060,209 | 40.33 |
1877 | 69,230.66 | 5,092 | 17.59 | - | - | 1,253,332 | 45.45 |
1878 | 80,261.43 | 5,903 | 15.93 | - | - | 1,502,685 | 53.89 |
1879 | 85,032.83 | 6,254 | 5.94 | - | - | 1,947,381 | 47.21 |
1880 | 90,485.88 | 6,656 | 6.41 | - | - | 2,156,373 | 44.24 |
1881 | 96,446.01 | 7,095 | 6.59 | 305.76 | 100 | 2,231,896 | 53.64 |
1882 | 90,303.35 | 6,642 | -6.37 | - | - | 2,402,428 | 59.32 |
1883 | 99,050.45 | 7,285 | 9.69 | 1,142.86 | 374 | 2,235,179 | 54.33 |
1884 | 98,674.36 | 7,258 | -0.38 | - | - | 2,330,920 | 55.96 |
1885 | 122,730.31 | 9,027 | 24.38 | - | - | 2,711,803 | 70.99 |
1886 | 121,287.07 | 8,921 | -1.18 | 5,784.44 | 1,892 | 3,333,052 | 74.90 |
1887 | 126,474.87 | 9,303 | 4.28 | - | - | 3,286,972 | 72.04 |
1888 | 135,740.90 | 9,984 | 7.33 | - | - | 2,914,921 | 64.16 |
1889 | 130,707.52 | 9,614 | -3.71 | 10,282.58 | 3,363 | 2,873,075 | 65.13 |
1890 | 128,628.91 | 9,461 | -1.59 | - | - | 3,083,879 | 58.67 |
1891 | 135,752.84 | 9,985 | 5.54 | - | - | 2,712,776 | 57.28 |
1892 | 136,719.03 | 10,056 | 0.71 | - | - | 2,929,435 | 59.06 |
1893 | 149,718.50 | 11,012 | 9.51 | 14,918.50 | 4,879 | 4,050,980 | 63.93 |
1894 | 136,825.79 | 10,064 | -8.61 | 17,176.83 | 5,618 | 4,083,265 | 56.36 |
1895 | 47,367.53 | 3,484 | -65.38 | 4,449.90 | 1,455 | 1,552,798 | 45.35 |
- 表格資料來源: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註一:標示「-」者為當年資料不齊。
- 註二:一擔約為 133 磅,約為六十公斤。
- 註三:「海關兩」又稱「關平兩」,是清國中後期海關所使用的一種記帳貨幣單位,屬於虛銀兩,在 1874 年前以元、兩紀錄,按當時匯率 1 海關兩 = 1.53 元 = 1.114 兩換算之。
- 註四:$\textrm{定基指數}=\frac{\textrm{各年數量}}{\textrm{基期數量}}\times100\textrm{;成長率}=\frac{\textrm{本期數量}}{\textrm{前期數量}}\times 100%$
- 註一:由於包種茶出口統計資料離散,故不以折線圖表示之。
- 註二:圖四閱讀時需注意主座標軸與副座標軸數量級不同。
而依照日本外務省通商局的統計資料,在 1887 至 1891 年之間,美東的茶葉市場產地市佔率,日本茶占有率約 49.91% 到 55.11%,清國綠茶占 16.97% 到 18.43%,而臺灣茶僅占 15.7% 到 18.75%。雖然臺灣烏龍茶在美東市場的市佔率雖非當時所有產地中最高,不過,歸因於良好的氣候地形條件,臺灣產的茶葉平均價格是三地中最高的(張遵倩,2010)。
茶葉的分級在當時的市場尚無定制,依品質之優劣區分為五個等級(由最優到最劣分別是 Choisest-Choice-Finest-Fair-Common)或八個等級(此分法較為常用,由最優到最劣分別是 Choicest-Choice-Finest-Fine-Superior-Good-Fair-Common)不等(林滿紅,1997)。表二將茶葉品質大致簡化為三個等級,比較臺灣產烏龍茶、清國產平水珠茶及日本產綠茶在紐約市場,從 1884 年至 1894 年各年 8 月期間一磅茶葉的價格。
年份 | 臺灣產 最高級茶 |
清國產 最高級茶 |
日本產 最高級茶 |
臺灣產 第二級茶 |
清國產 第二級茶 |
日本產 第二級茶 |
臺灣產 最下級茶 |
清國產 最下級茶 |
日本產 最下級茶 |
---|---|---|---|---|---|---|---|---|---|
1884 光緒 10 年 |
43-55 | 43-50 | 38-40 | 43-55 | 43-50 | 34-36 | 27 | 24-26 | 19-21 |
1885 | 32-33 | 33-40 | 35-38 | 30-31 | 33-40 | 32-33 | 22-23 | 13-14 | 22-23 |
1886 | 38-42 | 35-47 | 31-33 | 32-35 | 25-30 | 27-28 | 18-19 | 15-18 | 12-14 |
1887 | 38-40 | 23-30 | 28-30 | 32-35 | 18-21 | 25-26 | 12-14 | 10-12 | 12-13 |
1888 | 42-47 | 24-30 | 28-30 | 34-37 | 19-21 | 25-27 | 21-22 | 10-13 | 12-13 |
1889 | 35-38 | 22-30 | 27-28 | 30-32 | 17-21 | 21-22 | 16-17 | 11-13 | 12-13 |
1890 | 43-45 | 27-32 | 33-35 | 36-38 | 21-23 | 30-32 | 22-23 | 20-23 | 15-17 |
1891 | 30-32 | 23-28 | 30-33 | 28-29 | 20-21 | 26-28 | 16-19 | 19-22 | 14 |
1892 | 40-45 | 33-35 | 33-35 | 34-36 | 19-23 | 28-30 | 21-23 | 12-14 | 16-18 |
1893 | 32-35 | 31-35 | 30 | 28-30 | 19-22 | 25-27 | 15-17 | 16-18 | 14-15 |
1894 | 37-42 | 25-32 | 27-30 | 32-35 | 20-22 | 23-25 | 17-19 | 10-12 | 14-15 |
- 資料來源:張遵倩(2010)。〈清末臺灣茶業的發展〉。德霖學報,第二十四期。
清國領臺後期產業鏈
臺灣茶業肇始於清國時代外商的投資與拓展,當時的「洋行」相當於現在的國際進出口貿易公司,所有要銷往國際市場的產品幾乎由各大洋行控制,茶葉自然不例外,即使有部份的本土茶商嘗試將臺茶輸往當時的「內地」廈門自銷,但這些由臺灣輸往清國沿海的茶葉只佔了總出口量很小的一部份。
在當時的產業結構中,經營國際茶葉貿易的洋行、買辦靠著賣茶賺進大筆財利,本地茶商與茶行賺取茶葉加工費,茶販獲取中間轉手的價差,而最上游的種植戶卻只能掙得微薄的收益(但仍比比種植其他作物來得多,這也是為何許多的農戶都轉種茶),臺灣人在該產業僅扮演出賣勞力者與代工者,真正的外貿控制權仍然掌握在當時的洋商之手(邱念渠,2005)。
如果以微笑曲線解釋,當時的各大洋行掌握了最右端的品牌與行銷管管道,從「Formosa Oolong Tea」就能看出端倪,除了有「茶中香檳(The champagne of Teas)」的名號,如白毫烏龍茶等特色茶種等更被譽為「東方美人」;少部分的漢人買辦,如李春生等人,做為協助外商與本國商人貿易的經理人,他們提供了翻譯與溝通的服務,也從中汲取利益;至於終端的臺灣茶民負責種植與加工,屬於曲線中段的族群,雖然比起其他的植作物已經多了許多回報,但在層層剝削之下仍然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潤;而處於曲線左端的烘製技術則屬於當時的製茶師所有。
此外,清國時期,臺灣的茶葉產業鏈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媽振館」,即為英文「Merchant」之譯音,是廈門買辦在臺灣所設置的茶葉金融機構,他提供了一個降低風險的中繼角色。媽振館接受本地茶行的進貨,並先付款八成,並將茶葉輸往廈門倉庫,然後待茶價較高時轉賣給洋行,扣除手續費和利息後再把餘額交給本地茶行;同時,他也接受洋行收購茶葉的委託,媽振館會把洋行預貸的資金再貸給茶葉生產者,洋行則等待毛茶收成後再行加工送出(林滿紅,1997)。
- 修改自邱念渠(2005)。
日本領臺時代的茶業狀況(1895-1945)
日本領臺時代簡介
1895 年,甲午戰爭結束,日清《馬關條約》簽訂,清政府將臺灣主權讓予日本。有別於清政府對於國際貿易一事的消極應對,日本當局對於臺灣整體經濟有較長遠以及具有計劃性的方針,自然而然著重在既有的「茶業」之上,希望能以科學化與現代化等方法來推動臺茶的發展工作。
隨著茶園栽培面積擴增,總督府除了在各地設立茶葉試驗所,嘗試將製茶、品種及栽培技術大為改良之外,也引進製茶機械、設立出口茶檢驗制度、茶葉傳習所、同時建立品牌形象,將臺灣茶的附加價值進一步提升。也因此,若說清國時期的臺灣是臺灣茶業的發展期,則日本時代可以說是茶類產製之盛期。
自清國時代開始,烏龍茶在 1920 年代之前一直都是臺灣最大的出口茶種。但隨著國際間消費者口味的變化,以及經濟大蕭條時,全球茶葉供需大洗牌,爪哇茶趁機傾銷,從 1920 年代開始,烏龍茶出口開始呈現衰退趨勢。為了解決烏龍茶市場的低迷狀況,同時也避免與「內地」競爭(日本當時仍以綠茶為主要出口),總督府設法輔導烏龍茶農轉作其他茶種或農作。
1926 年,茶葉試驗所引進英屬印度的阿薩姆大葉茶種,並在台中州新高郡魚池庄(今南投魚池)嘗試種植,發現日月潭附近高溫多濕,終年雨量多,濕度大,地形及海拔高度等條件優秀,栽培環境與印度阿薩姆茶區相仿,試種紅茶的效果最好;1928 年,日本三井財團砸下重金購入新式製茶機具設備,引進工業化製茶的技術,大大改善了紅茶的品質;1930 年代,該公司開始以「日東紅茶」為名行銷各國,獲致極大的成功,從此開啟了日月潭栽種阿薩姆紅茶的先河,主要銷往英、美等國市場,而魚池也成為臺灣少有的阿薩姆紅茶產地。
和逐漸沒落的烏龍茶產業不同,包種茶以及紅茶逐漸取代原有烏龍茶的輸出比例。到了 1933 年,英屬印度、英屬錫蘭、荷屬東印度等世界主要紅茶產地,為了控制茶價共同協議減產,同時簽訂了《國際茶葉限制輸出協定》,但因為日本未受邀議約,臺灣自然不受該協定之限制,於是臺灣紅茶趁勢大量輸出,填補協議下的市場缺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前,臺灣紅茶的輸出量皆保持在 500 萬公斤上下,一躍成為當時臺茶外銷的主力之一;而青心烏龍、大葉烏龍、硬枝紅心、青心大冇等帶有獨特風味的茶種,也成為了臺灣地方特色的出口品,在外國獲得極佳的迴響。
日本領臺時代貿易資料
根據周憲文於〈日治時代臺灣之對外貿易〉一文所統計,到 1940 年為止,臺灣出口總值為 1896 年的 49.67 倍。在個別商品方面,米增為 1896 年 95.94 倍,茶為 3.59 倍,糖為 145.56 倍,酒精類是 192.2 倍,煤炭則大增到 544.9 倍;香蕉則增為 1907 年的 644.5 倍,鳳梨罐頭成長更快,是 1907 年的 785.21 倍(陳慈玉,2013)。此統計數字不但意味著當時臺灣對母國日本擔負著提供米、糖等重要民生必需品的義務,更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的農業政策逐漸改變。
隨著日本本土茶業的蓬勃成長,即使日本當局鼓勵臺灣人種茶,但仍管控在必須不傷害內地既有利益。由於日本是綠茶的出口國,在美國的市場上同時也是臺灣烏龍茶的競爭對手,所以總督府在臺灣發展茶業的重點並不鼓吹綠茶及烏龍茶,以免影響日本綠茶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也因此,除了鼓勵日本氣候因素不適合生產的紅茶之外,部份隨國際市場衰落的烏龍茶園也被轉型成蕉園、鳳梨園等。相較於清國時代以茶為出口大宗,日本時代的農產品出口內容有了顯著的變化,開始轉型為多元化的結構。
從表三可以看出當時臺灣烏龍茶、包種茶及紅茶出口量的變化,在 1926 年阿薩姆紅茶試種成功後,紅茶的出口量有了些微性的提升;1933 年,臺灣紅茶出口計 823,078 公斤(1,371,797 斤);而在《國際茶葉限制輸出協定》簽約後的 1934 年,出口爆增至 3,296,532 公斤(5,494,220 斤),在趨勢上紅茶逐漸取代綠茶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茶種。
年代 | 烏龍茶出口量 | 包種茶出口量 | 紅茶出口量 | 烏龍茶出口總值 | 包種茶出口總值 | 紅茶出口總值 |
---|---|---|---|---|---|---|
1896 明治 29 年 |
14,458,023 | 1,465,453 | - | 5,515,047 | 338,972 | - |
1897 | 13,393,079 | 1,835,564 | - | 6,463,141 | 460,910 | - |
1898 | 13,066,973 | 2,028,140 | - | 5,750,060 | 526,733 | - |
1999 | 11,753,050 | 2,188,708 | - | 4,998,933 | 572,346 | - |
1900 | 12,092,789 | 2,505,794 | - | 4,669,211 | 630,983 | - |
1901 | 12,343,605 | 2,195,700 | - | 3,680,751 | 505,077 | - |
1902 | 14,259,550 | 2,000,669 | - | 6,261,513 | 480,683 | - |
1903 | 15,236,749 | 2,455,892 | - | 5,623,068 | 639,535 | - |
1904 | 13,588,222 | 2,428,657 | - | 5,246,429 | 716,691 | - |
1905 | 14,447,376 | 2,960,233 | - | 5,456,023 | 892,975 | - |
1906 | 13,275,242 | 3,223,066 | 660 | 4,069,121 | 1,048,488 | 168 |
1907 | 13,092,729 | 3,607,874 | 22,192 | 4,172,243 | 1,168,231 | 721 |
1908 | 12,850,748 | 4,138,342 | 25,797 | 4,274,961 | 1,431,586 | 5,864 |
1909 | 13,546,539 | 4,208,832 | 144,863 | 4,574,667 | 1,507,134 | 33,439 |
1910 | 13,507,353 | 4,676,194 | 114,914 | 4,416,634 | 1,936,483 | 32,784 |
1911 | 15,341,690 | 4,192,012 | 138,904 | 5,342,648 | 1,811,068 | 41,375 |
1912 大正元年 |
12,209,498 | 5,991,195 | 54,578 | 4,192,190 | 2,564,119 | 18,906 |
1913 | 12,035,131 | 5,509,575 | 333,835 | 4,054,877 | 2,355,558 | 104,415 |
1914 | 12,480,578 | 5,748,040 | 152,497 | 4,238,478 | 2,474,159 | 52,093 |
1915 | 14,814,743 | 5,226,407 | 173,004 | 5,315,010 | 2,767,117 | 80,279 |
1916 | 14,144,320 | 5,673,319 | 226,534 | 5,257,786 | 2,393,383 | 95,285 |
1917 | 13,521,072 | 6,565,594 | 628,166 | 5,104,111 | 2,863,576 | 283,873 |
1918 | 14,677,802 | 6,350,674 | 249,701 | 6,499,888 | 3,074,653 | 125,682 |
1919 | 11,466,150 | 6,330,404 | 50,222 | 5,374,829 | 3,037,050 | 30,083 |
1920 | 4,822,175 | 6,419,219 | 61,672 | 2,563,016 | 4,054,188 | 23,932 |
1921 | 7,521,170 | 6,228,219 | 25,150 | 3,568,086 | 4,562,087 | 7,975 |
1922 | 8,964,305 | 6,081,536 | 46,559 | 4,870,200 | 4,766,952 | 17,674 |
1923 | 9,783,913 | 6,208,996 | 273,031 | 5,170,185 | 4,784,457 | 194,625 |
1924 | 8,573,661 | 7,268,487 | 298,619 | 4,903,161 | 5,634,501 | 249,726 |
1925 | 8,047,052 | 7,900,842 | 210,824 | 5,252,188 | 6,255,599 | 147,839 |
1926 昭和元年 |
7,983,145 | 8,980,858 | 143,744 | 5,500,914 | 6,824,018 | 100,398 |
1927 | 8,015,745 | 8,755,398 | 53,858 | 5,136,753 | 6,515,371 | 36,312 |
1928 | 6,892,479 | 7,426,270 | 64,106 | 4,352,699 | 5,551,922 | 63,108 |
1929 | 5,559,380 | 7,755,159 | 137,441 | 3,452,037 | 5,866,742 | 121,793 |
1930 | 5,297,788 | 7,710,096 | 396,191 | 2,628,699 | 5,894,995 | 248,067 |
1931 | 5,800,237 | 6,483,166 | 1,022,318 | 2,372,506 | 4,585,042 | 544,266 |
1932 | 6,387,704 | 3,659,444 | 438,262 | 2,833,161 | 1,975,158 | 413,016 |
1933 | 6,673,170 | 4,047,946 | 1,371,797 | 2,902,849 | 1,933,097 | 1,181,310 |
1934 | 5,080,474 | 5,155,033 | 5,494,220 | 3,125,618 | 2,820,907 | 3,825,037 |
1935 | 6,633,811 | 5,158,889 | 3,264,695 | 3,825,304 | 2,020,626 | 2,270,839 |
1936 | 4,673,847 | 4,411,844 | 5,782,949 | 2,961,364 | 2,482,928 | 3,985,040 |
1937 | 3,210,607 | 4,245,630 | 9,682,321 | 2,550,032 | 2,610,772 | 7,046,274 |
1938 | 4,103,892 | 5,685,892 | 8,082,365 | 2,910,003 | 3,793,281 | 5,593,983 |
1939 | 4,110,344 | 7,143,834 | 8,615,135 | 4,321,862 | 8,757,085 | 7,711,384 |
- 1896-1927 年間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臺灣茶葉統計輸移出合計數量〉及〈臺灣茶葉統計輸移出合計價額〉。P.0021 - P.0021。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
- 1928-1939 年間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8)。〈臺灣茶葉統計輸移出合計數量〉及〈臺灣茶葉統計輸移出合計價額〉。P.0028 - P.0029。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
- 註一:此時總督府資料所用的「斤」係指「日斤」。1 日斤 = 1 台斤 = 600 公克 = 0.6 公斤。
- 註二:該資料統計的「出口」係指「輸移出」的量,包含由臺灣「移出」到當時日本統治圈的地區,如日本本島、朝鮮、滿洲等地;以及由臺灣「移出」到日本以外之國家。
- 註三:1939 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白熱化,臺灣在當時時空環境下全面發展工業(農業南洋、工業臺灣),故農業資料不齊。
此外,受惠於當時「台灣製茶株式會社」與「日東拓植農林株式會社」等大型資本會社以新式機械和科學方法產製紅茶,和當時仍需人工手動採製的烏龍茶與包種茶相比,有效的降低了精製紅茶的成本,從表四中可看出工業化後的紅茶產業具有低成本、高附加價值、高產量的優勢,是屬於較有競爭力的作物。
細項 | 烏龍茶 | 包種茶 | 紅茶 |
---|---|---|---|
(1)粗製費 | 31.96 | 29.93 | 32.40 |
(2)精製費 | 13.38 | 31.19 | 11.00 |
(3)雜費 | 13.72 | 12.14 | 13.00 |
(1)+(2)+(3)=(4)生產總成本 | 59.03 | 73.26 | 56.40 |
(5)輸出價格 | 61.82 | 76.14 | 75.17 |
(5)-(4)=(6)利潤 | 2.79 | 3.15 | 18.77 |
- 資料來源:陳慈玉(2004)。《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
日本領臺時代產業鏈
洋商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的財團,倚賴機械化產茶的結果使得資本雄厚的大茶廠成為要角,這些商社同樣掌握著最終銷路以及中間的通路,位處微笑曲線右端。而臺灣農民和清國時期無異,都只能從中扮演出賣勞力者以及代工者的角色,位處曲線中段。但和清國時期最大的不同是,曲線的左端由傳統的製茶師轉為商社與茶葉試驗所,前者讓產業結構形成專業的垂直分工,而後者更是當時臺灣茶葉主要的品種改良者,不但引入了不同的茶種試種,也培育了不少新的品種做為日後外銷主力。
同時,日本政府簡化了過去粗茶流通的路線,總督府認為過去茶葉在茶販等中間商之間輾轉買賣,在袋裝、運輸、堆積的過程當中,會使茶葉吸收空氣中的水份,造成香味流失或是染上霉味,破壞品質的穩定性;同時,中間商在茶葉的販售的過程中也可能剝削了最上游茶農的利益,總之中間商的存在百害而無一利,遂於 1923 年成立「台灣茶共同販賣所」,由官方或是特許會社包辦上游到終端的中繼機構,並將茶農以地域性組成茶葉組合,統一收集後送至該所加工製作。
- 修改自李志偉(2004)。
二戰戰後的茶業狀況(1945-)
中華民國時代簡介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八月繼承日本政府在臺灣的治權,展開戰後經濟復甦。當時市場體系受到戰爭破壞,缺乏外匯的國民政府遂以振興農業、擴展出口作為首要目標,其中當然包含茶葉。在政府的輔導以及昔日基礎的奠基之下,茶園迅速復耕,工廠恢復製造,出口又趨於活躍。此時外銷的茶類以紅茶為大宗,而包種茶與綠茶僅佔有小規模的出口。
但由於日本等主要綠茶產區有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共產改革,臺灣獲得到了發展綠茶的契機。1948 年,協和洋行看上臺灣的地形氣候條件,來臺設立分公司,同時引進中國製茶師嘗試綠茶製造,在試行成功後,即在新竹、桃園一帶設立 12 座製茶廠,以中式製法生產綠茶。自 1950 年代開始,臺灣就有近百萬公斤的綠茶銷售到北非市場,開啟臺灣綠茶外銷的歷史。
在外商的領導之下,大量的外銷產生報酬遞增的效應,又自我強化了沿襲自日本時期的產業制度。在 1954 到 1960 年間,綠茶與紅茶並列為外銷兩大主力茶種;然而自 1961 年以後,綠茶取而代之成為臺茶外銷的主力,恆佔有總外銷量的 50% 以上;另一方面,因紅茶品質、成本均不能與印度、錫蘭、爪哇所產者相提並論,紅茶遂逐年淡出臺灣的出口市場。
縱使到了 1970 年代,由於臺灣工業化的發展,茶葉外銷已非臺灣主要的外匯來源,但在 1970 至 1978 年為止,由於國際環境的變化,包括 1970 年代左右的石油危機,全球咖啡價格飆漲,許多人轉而飲用茶葉;中國歷經文化大革命,茶葉出口量一時間不能恢復;印度及斯里蘭卡人口快速增加,茶葉內需轉強而削弱了輸出等原因,臺茶的出口量還能保持在 2,000 萬公斤左右。
然而自 1979 年後,臺茶外銷大幅滑落,部份業者為顧及經濟收益也兼種其他作物,茶園面積與茶產量開始減少。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業者朝著省工、省時的方向發展,製茶機械開始全面普及;政府也為了因應局勢,輔導設立「高級茶生產專區」以及「共同製茶廠」,期望全面提高產量、品質,並經由共同運銷降低生產成本;同時舉辦優良茶和製茶技術比賽,有效刺激茶葉品質的競爭,更配合展售促銷活動,鼓勵國人飲茶。最終於 1981 年公告廢除《製茶工廠設置條例》,鼓勵茶農自產自銷,成功的將茶葉產業結構轉為內銷。
也因此,1980 年代可以算是臺灣茶產業的重要分水嶺。在此之前,因為臺灣人工便宜、臺幣幣值較低,臺灣茶在國際以品質佳、價格低大量外銷;但因後來社會發展使得臺幣升值、工資高漲,導致製造勞力缺乏或不敷成本,或是價格難以與新興農業國家競爭,導致臺灣茶葉逐漸喪失外銷能力,大茶廠也逐漸沒落。
於是,臺灣茶業自此由外銷導向轉變為內銷為主,過往以外銷為主的紅茶、綠茶盛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投合本地消費者喜好,改種具有特色的地方茶種。目前臺灣茶業的市場通路以「自產、自製、自銷」的經營方式為主,茶農自行設立中、小規模的製茶廠,運用自產茶葉為原料,配合製茶機械輔助製造精茶,製成的產品也不再透過盤商等分層行銷,改而直接批給零售茶行或者消費者。
中華民國時代貿易資料
隨著臺灣產業轉型,出口產品由過去以農產品過渡到輕工業、再過渡到如今的高科技產業為主。也因此,臺灣茶葉的出口量逐年遞減,到最低點時約僅剩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一,近期雖有所反彈,到去年為止也僅全盛時期的一半(見表五與圖十一)。但儘管如此,臺灣茶葉的出口產值卻不斷創造新高,由過去的不到一億新臺幣爬升至三十億有餘。出口平均每公斤價格由過去兩位數不到逐漸爬升到將近四百元(見圖十二),可見臺灣的茶葉產業逐漸走向少而精、高單價的路線。
年代 | 茶葉出口量 | 定基指數 | 較前年成長率 | 出口總產值 | 定基指數 | 較前年成長率 | 平均每公斤價格 | 佔當年 GDP 總值 |
---|---|---|---|---|---|---|---|---|
1951 | 11,323,200 | 100 | - | 88,850,923 | 100 | - | 7.85 | 0.721 |
1952 | 9,322,800 | 82 | 17.67 | 84,704,351 | 95 | -4.67 | 9.09 | 0.491 |
1953 | 10,376,400 | 92 | 11.3 | 106,011,105 | 119 | 25.15 | 10.22 | 0.462 |
1954 | 15,115,000 | 133 | 45.67 | 145,285,355 | 164 | 37.05 | 9.61 | 0.576 |
1955 | 7,768,500 | 69 | -48.6 | 83,723,398 | 94 | -42.37 | 10.78 | 0.279 |
1956 | 10,662,800 | 94 | 37.26 | 122,618,120 | 138 | 46.46 | 11.5 | 0.356 |
1957 | 11,994,300 | 106 | 12.49 | 141,322,039 | 159 | 15.25 | 11.78 | 0.352 |
1958 | 11,927,000 | 105 | -0.56 | 157,474,145 | 177 | 11.43 | 13.2 | 0.35 |
1959 | 14,372,200 | 127 | 20.5 | 251,717,396 | 283 | 59.85 | 17.51 | 0.486 |
1960 | 11,863,300 | 105 | -17.46 | 220,350,307 | 248 | -12.46 | 18.57 | 0.353 |
1961 | 14,602,900 | 129 | 23.09 | 357,084,481 | 402 | 62.05 | 24.45 | 0.51 |
1962 | 12,457,500 | 110 | -14.69 | 295,407,454 | 332 | -17.27 | 23.71 | 0.383 |
1963 | 13,673,200 | 121 | 9.76 | 305,651,122 | 344 | 3.47 | 22.35 | 0.35 |
1964 | 15,223,600 | 134 | 11.34 | 319,248,036 | 359 | 4.45 | 20.97 | 0.313 |
1965 | 20,122,100 | 178 | 32.18 | 353,363,792 | 398 | 10.69 | 17.56 | 0.314 |
1966 | 20,644,500 | 182 | 2.6 | 397,167,882 | 447 | 12.4 | 19.24 | 0.315 |
1967 | 19,140,400 | 169 | -7.29 | 431,008,278 | 485 | 8.52 | 22.52 | 0.296 |
1968 | 18,402,000 | 163 | -3.86 | 450,955,121 | 508 | 4.63 | 24.51 | 0.265 |
1969 | 21,271,100 | 188 | 15.59 | 516,716,800 | 582 | 14.58 | 24.29 | 0.262 |
1970 | 20,388,500 | 180 | -4.15 | 507,980,606 | 572 | -1.69 | 24.92 | 0.224 |
1971 | 22,954,700 | 203 | 12.59 | 543,898,655 | 612 | 7.07 | 23.69 | 0.206 |
1972 | 21,299,334 | 188 | -7.21 | 618,220,000 | 696 | 13.66 | 29.03 | 0.196 |
1973 | 21,113,859 | 186 | -0.87 | 738,243,000 | 831 | 19.41 | 34.96 | 0.18 |
1974 | 17,201,609 | 152 | -18.53 | 584,517,000 | 658 | -20.82 | 33.98 | 0.106 |
1975 | 20,116,933 | 178 | 16.95 | 703,747,000 | 792 | 20.4 | 34.98 | 0.119 |
1976 | 21,115,957 | 186 | 4.97 | 671,874,000 | 756 | -4.53 | 31.82 | 0.095 |
1977 | 20,844,117 | 184 | -1.29 | 963,535,000 | 1,084 | 43.41 | 46.23 | 0.116 |
1978 | 20,367,427 | 180 | -2.29 | 1,071,962,000 | 1,206 | 11.25 | 52.63 | 0.108 |
1979 | 19,363,392 | 171 | -4.93 | 978,599,000 | 1,101 | -8.71 | 50.54 | 0.082 |
1980 | 18,213,325 | 161 | -5.94 | 1,026,862,000 | 1,156 | 4.93 | 56.38 | 0.069 |
1981 | 15,868,630 | 140 | -12.87 | 1,032,882,000 | 1,162 | 0.59 | 65.09 | 0.058 |
1982 | 10,051,411 | 89 | -36.66 | 633,013,000 | 712 | -38.71 | 62.98 | 0.033 |
1983 | 11,798,294 | 104 | 17.38 | 721,429,000 | 812 | 13.97 | 61.15 | 0.034 |
1984 | 11,974,851 | 106 | 1.5 | 924,668,000 | 1,041 | 28.17 | 77.22 | 0.039 |
1985 | 9,904,204 | 87 | -17.29 | 976,544,000 | 1,099 | 5.61 | 98.6 | 0.039 |
1986 | 9,606,499 | 85 | -3.01 | 1,098,944,000 | 1,237 | 12.53 | 114.4 | 0.038 |
1987 | 7,953,740 | 70 | -17.2 | 928,654,000 | 1,045 | -15.5 | 116.76 | 0.029 |
1988 | 7,507,311 | 66 | -5.61 | 682,884,000 | 769 | -26.47 | 90.96 | 0.019 |
1989 | 6,937,489 | 61 | -7.59 | 594,079,000 | 669 | -13 | 85.63 | 0.015 |
1990 | 5,734,584 | 51 | -17.34 | 495,611,000 | 558 | -16.57 | 86.42 | 0.012 |
1991 | 5,322,040 | 47 | -7.19 | 523,352,000 | 589 | 5.6 | 98.34 | 0.011 |
1992 | 5,304,459 | 47 | -0.33 | 462,275,000 | 520 | -11.67 | 87.15 | 0.009 |
1993 | 5,147,393 | 45 | -2.96 | 560,459,000 | 631 | 21.24 | 108.88 | 0.01 |
1994 | 4,388,918 | 39 | -14.74 | 558,708,000 | 629 | -0.31 | 127.3 | 0.009 |
1995 | 3,175,974 | 28 | -27.64 | 500,039,000 | 563 | -10.5 | 157.44 | 0.007 |
1996 | 3,481,532 | 31 | 9.62 | 588,176,000 | 662 | 17.63 | 168.94 | 0.008 |
1997 | 2,931,553 | 26 | -15.8 | 569,909,000 | 641 | -3.11 | 194.41 | 0.007 |
1998 | 2,486,415 | 22 | -15.18 | 500,121,000 | 563 | -12.25 | 201.14 | 0.006 |
1999 | 3,089,622 | 27 | 24.26 | 540,271,000 | 608 | 8.03 | 174.87 | 0.006 |
2000 | 3,042,745 | 27 | -1.52 | 537,612,000 | 605 | -0.49 | 176.69 | 0.006 |
2001 | 2,453,590 | 22 | -19.36 | 482,887,000 | 543 | -10.18 | 196.81 | 0.006 |
2002 | 2,596,885 | 23 | 5.84 | 554,727,000 | 624 | 14.88 | 213.61 | 0.006 |
2003 | 2,723,302 | 24 | 4.87 | 620,834,000 | 699 | 11.92 | 227.97 | 0.006 |
2004 | 2,450,018 | 22 | -10.04 | 562,884,000 | 644 | -9.33 | 229.75 | 0.006 |
2005 | 2,252,093 | 20 | -8.08 | 500,222,000 | 563 | -11.13 | 222.11 | 0.005 |
2006 | 2,031,425 | 18 | -9.80 | 526,762,000 | 593 | 5.30 | 259.31 | 0.004 |
2007 | 2,004,616 | 18 | -1.32 | 593,148,000 | 668 | 12.60 | 295.89 | 0.004 |
2008 | 2,341,950 | 21 | 16.82 | 640,259,000 | 721 | 7.94 | 273.38 | 0.005 |
2009 | 2,400,208 | 21 | 2.48 | 627,433,000 | 706 | -2.00 | 261.41 | 0.005 |
2010 | 2,632,354 | 23 | 9.67 | 973,815,000 | 1096 | 55.21 | 369.94 | 0.007 |
2011 | 2,815,399 | 25 | 6.95 | 916,816,000 | 1032 | -5.85 | 325.64 | 0.006 |
2012 | 3,143,294 | 28 | 11.64 | 1,229,839,000 | 1384 | 34.14 | 391.26 | 0.008 |
2013 | 3,918,952 | 35 | 24.67 | 1,232,258,000 | 1387 | 0.19 | 314.43 | 0.008 |
2014 | 3,737,296 | 33 | -4.63 | 1,306,878,000 | 1471 | 6.05 | 349.68 | 0.008 |
2015 | 4,744,438 | 42 | 26.9 | 1,712,818,000 | 1928 | 31.06 | 361.01 | 0.010 |
2016 | 5,758,205 | 51 | 21.36 | 2,053,136,000 | 2311 | 19.87 | 356.56 | 0.011 |
2017 | 7,599,488 | 67 | 31.97 | 2,705,618,000 | 3045 | 31.78 | 356.03 | 0.015 |
2018 | 8,013,716 | 71 | 5.45 | 3,107,511,000 | 3497 | 14.85 | 387.77 | 0.017 |
- 1951 到 2003 年間資料來源:吳中綺(2006)。〈二十世紀下半期台灣茶業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 2003 到 2018 年間資料來源: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與海關進出口貨物統計資料,包含出口貨物數字代碼:
- 09021000007 綠茶(未發酵),每包不超過3公斤
- 09022000005 綠茶(未發酵),每包超過3公斤
- 09022000103 薰芬綠茶,每包超過3公斤
- 09023010001 普洱茶,每包不超過3公斤
- 09024010009 普洱茶,每包超過3公斤
- 09023020009 部分發酵茶,每包不超過3公斤
- 09024020007 部分發酵茶,每包超過3公斤
- 09023090004 其他紅茶(發酵),每包不超過3公斤
- 09024090002 其他紅茶(發酵),每包超過3公斤
- 註一:承上,本表對於「茶葉」的定義僅止於表列的貨碼,不包含貨碼 21012000000 茶或馬黛茶之萃取物、精、濃縮物及以茶、馬黛茶之萃取物、精或其他茶類加工物,這也是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在進出口統計中所採用的「各類茶葉」項目。該結果可能與部份新聞媒體所計算的數字不同。
另一方面,為了填補產業轉型所留下的茶葉使用缺口,臺灣自 1967 年開始由外國進口茶葉,且逐年增長(見表六),以去年(2018)為例,台灣出口 8,013,716 公斤的茶葉,出口總產值 3,107,511,000 新台幣;進口 26,472,127 公斤,進口總產值 1,876,241,000 新台幣,雖然在產量上呈現入超(見圖十五),但歸因於台灣所生產的高單價茶葉,在產值上仍偶有出超(見圖十六)。
年代 | 茶葉總進口量 | 定基指數 | 較前年成長率 | 進口總產值 | 定基指數 | 較前年成長率 | 平均每公斤價格 |
---|---|---|---|---|---|---|---|
1967 | 22 | 0 | - | 996 | 0 | - | 44.66 |
1968 | - | - | - | - | - | - | - |
1969 | 14 | 0 | - | 625 | 0 | - | 44.58 |
1970 | 100 | 0 | - | 4,458 | 1 | - | 44.58 |
1971 | 47 | 0 | - | 2,200 | 1 | - | 46.7 |
1972 | 67 | 0 | - | 3,000 | 1 | - | 44.58 |
1973 | 51,322 | 100 | - | 372,000 | 100 | - | 7.25 |
1974 | 740,265 | 1,442 | 1,342.39 | 3,821,000 | 1,027 | 927.15 | 5.16 |
1975 | 600,200 | 1,169 | -18.92 | 2,457,000 | 660 | -35.7 | 4.09 |
1976 | 63,346 | 123 | -89.45 | 596,000 | 160 | -75.74 | 9.41 |
1977 | 100,488 | 196 | 58.63 | 1,836,000 | 494 | 208.05 | 18.27 |
1978 | 188,181 | 367 | 87.27 | 1,472,000 | 396 | -19.83 | 7.82 |
1979 | 33,401 | 65 | -82.25 | 3,078,000 | 827 | 109.1 | 92.15 |
1980 | 13,939 | 27 | -58.27 | 1,776,000 | 477 | -42.3 | 127.41 |
1981 | 39,032 | 76 | 180.02 | 7,478,000 | 2,010 | 321.06 | 191.59 |
1982 | 35,262 | 69 | -9.66 | 6,037,000 | 1,623 | -19.27 | 171.2 |
1983 | 68,880 | 134 | 95.34 | 8,669,000 | 2,330 | 43.6 | 125.86 |
1984 | 129,266 | 252 | 87.67 | 10,261,000 | 2,758 | 18.36 | 79.38 |
1985 | 292,972 | 571 | 126.64 | 28,003,000 | 7,528 | 172.91 | 95.58 |
1986 | 382,573 | 745 | 30.58 | 39,736,000 | 10,682 | 41.9 | 103.87 |
1987 | 474,688 | 925 | 24.08 | 53,003,000 | 14,248 | 33.39 | 111.66 |
1988 | 867,768 | 1,691 | 82.81 | 102,128,000 | 27,454 | 92.68 | 117.69 |
1989 | 1,337,544 | 2,606 | 54.15 | 117,474,000 | 31,579 | 15.07 | 87.85 |
1990 | 2,454,420 | 4,782 | 83.49 | 136,037,000 | 36,569 | 15.77 | 55.43 |
1991 | 5,809,247 | 11,319 | 136.94 | 218,112,000 | 58,632 | 60.48 | 37.54 |
1992 | 6,458,273 | 12,584 | 11.14 | 222,157,000 | 59,720 | 1.95 | 34.44 |
1993 | 9,942,858 | 19,373 | 54.15 | 305,430,000 | 82,105 | 37.7 | 30.76 |
1994 | 10,404,082 | 20,272 | 4.52 | 296,600,000 | 79,731 | -3.14 | 28.51 |
1995 | 8,113,650 | 15,809 | -21.84 | 254,859,000 | 68,510 | -13.93 | 31.39 |
1996 | 7,387,188 | 14,394 | -9.07 | 265,243,000 | 71,302 | 3.95 | 35.89 |
1997 | 7,715,812 | 15,034 | 4.31 | 284,604,000 | 76,506 | 7.23 | 36.9 |
1998 | 8,723,620 | 16,998 | 14.08 | 345,013,000 | 92,745 | 22.42 | 39.59 |
1999 | 10,915,187 | 21,268 | 47.4 | 374,091,000 | 100,562 | 50.07 | 40.31 |
2000 | 12,257,569 | 23,884 | 15.42 | 416,119,000 | 111,860 | 11.3 | 38.87 |
2001 | 15,318,641 | 29,848 | 29.41 | 531,454,000 | 142,864 | 29.07 | 38.77 |
2002 | 17,282,297 | 33,674 | 14.48 | 587,660,000 | 157,973 | 10.24 | 37.33 |
2003 | 18,550,496 | 36,145 | 12.08 | 634,427,000 | 170,545 | 13.66 | 37.86 |
2004 | 19,571,020 | 38,134 | 5.5 | 668,163,000 | 179,614 | 5.32 | 34.14 |
2005 | 20,779,895 | 40,489 | 6.18 | 736,409,000 | 197,959 | 10.21 | 35.44 |
2006 | 24,319,255 | 47,386 | 17.03 | 972,404,000 | 261,399 | 32.05 | 39.98 |
2007 | 25,054,968 | 48,819 | 3.02 | 1,149,842,000 | 309,097 | 18.25 | 45.89 |
2008 | 25,713,463 | 50,102 | 2.63 | 1,229,302,000 | 330,458 | 6.91 | 47.81 |
2009 | 26,483,784 | 51,603 | 3 | 1,307,106,000 | 351,373 | 6.33 | 49.35 |
2010 | 31,113,415 | 60,624 | 17.48 | 1,857,961,000 | 499,452 | 42.14 | 59.72 |
2011 | 29,267,509 | 57,027 | -5.93 | 1,488,893,000 | 400,240 | -19.86 | 50.87 |
2012 | 29,917,819 | 58,294 | 2.22 | 1,563,031,000 | 420,170 | 4.98 | 52.24 |
2013 | 30,203,077 | 58,850 | 0.95 | 1,652,326,000 | 444,174 | 5.71 | 54.71 |
2014 | 32,375,650 | 63,083 | 7.19 | 1,857,922,000 | 499,441 | 12.44 | 57.39 |
2015 | 29,933,902 | 58,326 | -7.54 | 2,011,389,000 | 540,696 | 8.26 | 67.19 |
2016 | 26,344,191 | 51,331 | -11.99 | 2,021,054,000 | 543,294 | 0.48 | 76.72 |
2017 | 29,944,796 | 58,347 | 13.67 | 2,246,955,000 | 604,020 | 11.18 | 75.04 |
2018 | 26,472,127 | 51,580 | -11.6 | 1,876,241,000 | 504,366 | -16.5 | 70.88 |
- 1951 到 2003 年間資料來源:吳中綺(2006)。《二十世紀下半期台灣茶業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 2003 到 2018 年間資料來源: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與海關進出口貨物統計資料,計算時使用的貨物代碼與計算出口時相同。
- 註一:因 1967 到 1972 年間進口量不滿 100 公斤、進口值不滿 5,000 元,故定基指數改以 1973 年為基期,而進口量及進口值成長率時由該年始計。
中華民國時代產業鏈
如前文所述,戰後臺灣茶葉市場結構可以 1980 年代前後分為兩期。在此之前以外銷市場為主,輸出地區由傳統上的中國、美國、日本、東南亞,擴及北非、中東、中南美洲、歐洲等地區;但隨著國際茶葉市場環境變化,臺灣茶葉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轉弱,臺灣開始進口外國茶葉,甚至由茶葉出口國轉為茶葉進口國。
而原有的臺茶逐漸轉為內銷,同時伴隨著「冠軍茶」、「特色茶」等頭銜的出現,許多茶農紛紛轉而經營品牌,爾後出現了「臺灣十大名茶」,包含凍頂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茶、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龍泉茶和日月潭紅茶等十種臺灣知名度較高的茶。
粗略估計,全臺灣一年中所舉辦的「茶葉比賽」超過上百場。最有名的就是南投鹿谷鄉農會的凍頂烏龍茶比賽,以競爭春茶和冬茶為主;夏茶由峨眉鄉農會舉辦;冬茶則由北埔鄉農會舉辦。其他像是梅山鄉的青心烏龍茶、坪林區的文山包種茶、臺北木柵的鐵觀音,這些特色茶的冠軍價位都在每斤十萬餘元以上。台灣茶葉已經從過去的生產加工層面走向全面性的垂直整合,不再只是做為單純的勞力供給者。
- 修改自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2005)。
寫在所有之後
臺灣茶葉產業結構的轉型
台灣的茶葉產業歷經百餘年的發展,和「米」或「糖」這類較受地形與氣候影響的作物不同,台灣茶葉市場的輸出主力主要是受到國際情勢與消費者偏好而改變,出口結構在清領後期原本以烏龍茶與包種茶為大宗;日本時期開始轉向以紅茶為主,烏龍茶逐漸衰退;到了當代則呈現多元化,以綠茶或是地方特色茶種為主。
而產業鏈也由清領後期層層批發、以洋商為終端出口為主;日本時期則歸因於機械化、專業化產茶大幅簡化,茶農在「共同販賣所」統一賣給日本商社;到了當代,隨著茶園面積零碎化、大型茶廠不敵產業轉型紛紛倒閉,茶葉市場轉回內銷結構,許多慕名而來的消費者甚至略過中間商,直接跟上游茶農購茶。
臺灣茶葉的未來展望與隱憂
不過,縱使臺灣的茶業經過多代的改良與嘗試,至今已經獨占國際高級茶市,但在另外一方面,隨著國內消費者的喜好改變,咖啡、罐裝飲料、手搖飲料等消費量逐年遞增,可能會使原本的茶農改而種植咖啡,例如古坑咖啡與鹿谷凍頂咖啡,這些由茶園改闢為咖啡園的咖啡豆都在市場上獲得一定程度的歡迎。而在加入 WTO 以後,臺灣茶業面臨自由化、國際化產品的威脅,低等茶市場盡為越南茶、柬埔寨茶與中國茶所據。
如今,臺灣的產業政策為全力產製高等茶、選擇放棄附加價值低的低等茶葉時,自然是期望藉由捨棄大眾庶民市場、改而擁抱上層消費市場來獲利,但尖端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是否足以稱起整個茶葉產業,或是因而普及品茗文化,締造更多的消費者基數,仍是一件令人懷疑的事情。
此外,近年來台灣茶葉產業問題也一一浮現。有心廠商以越南茶或中國茶等劣等茶葉偽裝成「臺灣茶」並拋售到市場上,消費者苦於沒有公正第三方驗證機構而無法分辨真偽;而農業殘留事件也使得臺灣茶的品質保證受到質疑;或是高山茶區有無違法開發山坡地、破壞自然水土生態的問題也漸漸浮現;最後,則是臺灣業界普遍態的「閉關自守」心態,也選擇性的刻意忽略某些問題的根本癥結避而不談。
「臺灣茶世界第一」,當茶葉從最初的茶種到最後成為杯子裡的點滴,會受限於氣候、地形、茶種、收成方式、烘製方式、品牌行銷等過程而形成不同的風味。但隨著臺茶產業的根基逐漸流失,我們又能如何繼續保有「世界品質第一」的位置呢?這仍然是有待自由市場為我們做出最後決定。但無論如何,我仍然希望我的下一代還有機會再次品嘗到「Qualité Supérieure」的「Formosan Tea」。
Reference
專書
-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陳慈玉(2004)。《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
- 陳世賢(2009)。《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120 周年特刊:百年魅力》。臺北: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出版。
論文
- 李志偉(2004)。《日治時期台灣粗製茶交易方法選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 吳中綺(2006)。《二十世紀下半期台灣茶業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 邱念渠(2005)。《臺灣茶葉產業的演進過程與發展困境》。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期刊與研究報告
- 周憲文(1957)。〈日治時代臺灣之對外貿易〉。臺灣銀行季刊,9:1。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2005)。〈茶產業營運模式與供銷架構之研究〉。經濟部商業司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臺北。
- 張忠正(2010)。〈日治時期台灣茶業的發展〉。德霖學報,第二十四期。
- 張遵倩(2010)。〈清末臺灣茶業的發展〉。德霖學報,第二十四期。
- 陳慈玉(2010)。〈日治時期出口品的流通機制〉。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
- 黃頌文(2010)。〈清季臺灣貿易與寶順洋行的崛起(1867-1870)〉。台灣文獻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線上資料庫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陳夢林、李欽文(1717)《諸羅縣志》。檢自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85812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連橫(1918)《臺灣通史》。檢自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98087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熱蘭遮城日誌。檢自 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E7%86%B1%E8%98%AD%E9%81%AE%E5%9F%8E%E6%97%A5%E8%AA%8C
- 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2008 到 2011 台灣出口各類茶葉及輸出各類茶葉數量統計表。檢自 http://www.taiwantea.org.tw/Imp2Exp.asp?page=1
- 財政部關務署關港貿單一窗口: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檢自 https://portal.sw.nat.gov.tw/APGA/GA01
-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檢自 http://tcsd.lib.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