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獨立書店

邁入電商時代後,傳統書店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再過幾小時就是 1111 了,雖然是個被炒作出來的節日,台灣電商還是愛湊熱鬧的推出不同的優惠,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博客來和 MOMO 之類的線上書店,喊出書本下殺六六折的標語。但不打折還好,打了折就有實體書店受不了出來串聯抗議了(可以搜尋 #本書店將於 1111 歇業 的 hashtag)。

依照他們的邏輯,「幫書打折」這件事情會惡化出版社和書局之間的關係,進而腐化整個台灣出版產業,乃至讓文化發展停滯 —— 因為你各位民眾都在網路上買書了。而不去實體店面消費的後果,就是離書店、出版社倒光光的日子不遠了。

乍聽之下,這樣的論述好像充滿了對知識文化的人文情懷、以及對弱勢獨立書店的關愛。但,我還是覺得這論點怪怪的 —— 尤其是「把獨立書店的存續視為臺灣文化保衛戰」這點,我不能說它全錯,但應該也不全是真理。

故事是這樣的。如果說消費者覺得有打折就是便宜,所以喜歡看到「有折扣」的書;那麼抓住這個心態的通路商為了刺激銷量,想必乾脆通通貼上打折標籤;但也因折扣而利潤下降,通路就反過來凹源頭的出版社要降低進貨價格;出版社看到出貨價格被凹低,就乾脆訂一個更高的「原價」── 反正這個數字註定打七九折。

所以有長期在買書的人應該都不難發現,架上的書是真的越來越貴了。遙想當初平裝一本 220~280 元的日子,現在書背上的起跳價都變成 300~450 元了,厚一點的 500~600 元跑不掉,更貴的精裝甚至接近四位數。這箇中原因當然可以很不負責任的推給油電雙漲之類的外在環境,但我想真正的原因是,當打折已成必然的現在,出版商當然要靠漲原價來補回利潤。

在爭相廝殺的價格戰下,實體書店必須認知到,以原價賣書一事是越來越不可能。畢竟多數消費者也不是笨蛋,明明有更便宜的地方可以買,何必要跟你用原價買呢?或許真的有少數人願意以「支持書店」的情操掏出鈔票,但書店也不可能只依靠這些人活下去,畢竟那只是少數中的少數。

當然,我依舊很 respect 那些願意撐到現在的書店老闆,就像我家附近那間一樣。但這不代表其他的獨立書店可以用情緒勒索的方法扣消費者帽子,好像去網路買書就是助紂為虐一樣,要知道,在過去沒有網路的年代裡,實體書店也和出版業一起壟斷了出版市場很久很久,直到這個「賣書」的功能被電商搶走 —— 於是新的既得利益者趕走了舊的既得利益者 —— 但還是有很多東西是電商搶不走的。

如何從一攤死水中轉型就成為了關鍵,走向更具差異性、特色分歧的獨立書店模式已成時代下不得不的應然。書店可以加一點裝潢、加一點餐飲、加一點咖啡、加一點服務、加一點貓貓、加一點狗狗、甚至加一點講座、加一點工作坊 —— 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和別的對手分出差別,畢竟我認為書、出版社和書店都不會消失的,多的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或是轉為另一種型態罷了。

我知道開書店的人都算是有過理想的,但總不能永遠把理想當成面向自由市場的護身符。一來,這些獨立書店都搞錯了當今資本市場的玩法,應該把自己定位成是提供服務的人,而不是單純賣書的人;二來,就算退一百步說價格廝殺真的是慢性毒藥好了,那書店們又做了什麼?有自己先努力轉型過嗎?還是又把責任推回給政府了呢?